穩(wěn)定蔬菜價格產銷結合是關鍵
在座談會的當日,家樂福已經派出了采購隊伍到山東和安徽等地,進行低菜價的農產品的采購。家樂福的生鮮業(yè)務總監(jiān)賽伯稱,由于量等方面的要求,家樂福只能跟農業(yè)合作社或者其它農民集體組織合作。
4月中旬以來,在山東、江浙、上海一帶,卷心菜、大白菜的價格甚至跌破農民收菜的成本,一些商家甚至將大白菜扔到水溝。據農業(yè)部相關人士說法,涉及菜價下跌的品種有10余種,菜價下跌已經波及了10多個省份農民利益。在此之前2、3月份,由于季節(jié)性原因,超市蔬菜零售價格始終高企。
由高到低,蔬菜價格如過山車一般。
對此,4月26日,在北京參加家樂福海南水果直采座談會的商務部市場體系建設司副司長曹德榮稱,“目前的蔬菜價格的波動,問題不在于其漲跌,在于價格大跌大漲,既傷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又不利于關系民生需求商品的穩(wěn)定,解決問題的方法是促進農產品的產銷結合,其中一種手段是促進農產品的農超對接”。
同日,參會的商務部和農業(yè)部相關人士呼吁,家樂福等超市對蔬菜價格下跌嚴重地區(qū)的蔬菜,進行農超對接模式之外的應急采購。作為回應,家樂福的生鮮業(yè)務總監(jiān)賽伯稱,家樂福已經啟動了應急采購機制,采購團隊已經進入了山東和安徽相關地區(qū)。
應急采購的背后,問題依然存在。海南一家與家樂福操作農超對接項目的果蔬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集群稱,“單一農戶很難跟超市合作,原因是超市采購量一般是單品在100噸以上,這要求農戶需要有1000畝地以上的規(guī)模。此外,農戶無法和企業(yè)進行票據方面開立。”
4月26日,北京新發(fā)地農產品批發(fā)市場的交易價格顯示,當日,西芹、圓白菜、油麥菜、萵苣、菠菜的每斤單價分別為0.5元、0.18元、0.15元、0.15元、0.15元。而在這些蔬菜的產地,山東、安徽等地,部分單品如卷心菜、大白菜等的價格已經低至0.1元以下。
農業(yè)部經管司副司長趙鐵橋稱,蔬菜銷售收入在農民增收收入的比重占7%-10%,這是典型的“菜賤傷農”事件,其問題的核心是農產品的產銷不協調。
上述海南果蔬種植合作社負責人陳集群表示,農村的一個基本情況是,農業(yè)生產和銷售是脫節(jié)的,農民生產無序,是導致這種現象的原因。
天氣原因也有關系。由于北方溫度上升較快,上述品種蔬菜,在南北方市場同時實現了上市,導致了同期供應量大增,而導致壓貨。
硬幣的另外一面是,2、3月份,由于季節(jié)轉換,供應緊張,部分蔬菜價格高企。當時,黃瓜、蕓豆等產品的北京菜市場零售價格達2元以上,與目前的1元左右存在很大差距。
蔬菜的批發(fā)價和零售價之間,有兩大成本因素,即所謂“一公里”菜價,它的構成是物流和物流人力成本,以及攤位費。有業(yè)界人士稱,其中,平均物流和物流人力成本占到菜價加價的20%,但該數據需視運輸工具和距離而定。
曹德榮稱,農產品尤其是蔬菜價格,既是市場問題,又是民生問題,它基本是遵循市場交易規(guī)則的,不過,菜貴了傷了市民,菜賤了傷了農民,因此,為了避免菜價過快波動,應該加強農產品產銷間的緊密度。
在座談會的當日,家樂福已經派出了采購隊伍到山東和安徽等地,進行低菜價的農產品的采購。家樂福的生鮮業(yè)務總監(jiān)賽伯稱,由于量等方面的要求,家樂福只能跟農業(yè)合作社或者其它農民集體組織合作。
對于采購的初衷,家樂福人士稱,除了盡到企業(yè)社會責任外,采購價格便宜的商品也是動力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