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市場:襄陵鎮建成千畝農業示范區
千畝循環農業示范園配套建設五個大型沼氣池,按照超前的設計模式,養殖所產生的糞便自動流入沼氣池,利用糞便發酵產生沼氣,作為生活區的日常燃料,冬天還燒鍋爐,沼液、沼渣作為肥料供給淺水藕池,作為飼料立體飼養鯽魚、泥鰍等水產品。
襄汾縣襄陵鎮東臨汾河,自古就有種藕傳統,素有“千里荷香”之美稱。由于近幾年地下水位下降,汾河水變小,過去的藕池、魚池已變成耕地、林地。今年以來,襄陵鎮黨委、政府積極組織李村干部及村民代表到太原、候馬、曲沃等地進行考察,對旱地種植藕有了更加的了解,規劃實施了千畝循環農業示范區。
千畝循環農業示范區位于襄陵鎮李村村北,是集養殖、種殖、觀光、休閑為一體的綜合性生態農業園區。園區內規劃有2個萬只養雞場,2個千頭養豬場,1000畝淺池藕種植基地和養漁池,形成了“養--沼—菜”的循環模式,既發展生產,又保護環境,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達到高度統一。
2個萬只養雞場投資250余萬元,占地40畝,設計規模為年產4萬只優種蛋雞,年產雞蛋60萬公斤。目前,十五幢雞舍以及育雛舍、飼料庫、管理宿舍、生活區建設都已基本完成。引進北京峪口京紅一號雞2萬余只,飼養技術采用國內先進生產設備,自動化上料,自動化供水,自動化清糞。生活區、養殖區、管理區嚴格分離,實行封閉化管理。二期工程計劃配套加工設備,采用高溫、、烘干等技術,將雞糞轉化為生物有機肥;注冊“育鳳鑫”品牌,拓寬銷售渠道,遠銷廣州等地;投資15萬元建立恒溫儲存庫,以抵御雞蛋市場價格不穩定帶來的損失。
2個千頭養豬場投資500萬元,占地25畝,年出售優種仔豬500頭,出欄商品豬2600余頭。養殖小區規劃十幢現代化豬舍,繁殖、保育、育肥三定位,分區飼養、封閉管理。夏季利用“水簾”、“澡堂”自動調控,降溫通風;冬天利用沼氣鍋爐,集中供暖,二期工程實施注冊品牌、銷售、加工一體化,實行規模化發展,規范化發展。
千畝循環農業示范園配套建設五個大型沼氣池,按照超前的設計模式,養殖所產生的糞便自動流入沼氣池,利用糞便發酵產生沼氣,作為生活區的日常燃料,冬天還燒鍋爐,沼液、沼渣作為肥料供給淺水藕池,作為飼料立體飼養鯽魚、泥鰍等水產品。
千畝循環示范園采取由村委會統一調地,鎮、村兩級補貼農戶、信用社扶持貸款等多項措施,一期工程300畝已啟動。目前,已建成200多個藕池。年底300畝的藕池基建工程全部竣工,墊土施肥發酵全部完成,明年清明后即可栽植。為了搞好配套工程,鎮、村協調還打深井一眼,上200KW變壓器一臺,埋2000m引水管。到明年年底畝產旱地藕6000—8000斤,預計經濟效益可達2萬元。在藕池內還飼養泥鰍等水產品,經濟效益十分可觀。二、三期工程明年秋天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