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消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的餐飲單位對于食品問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日前,浙江溫州檢驗檢疫局組織人員對轄區6家出口一次性紙制餐具生產企業逐一進行風險排查,重點排查了紙制餐具中熒光性物質使用情況。
食品消費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然而很多的餐飲單位對于食品問題卻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日前,浙江溫州檢驗檢疫局組織人員對轄區6家出口一次性紙制餐具生產企業逐一進行風險排查,重點排查了紙制餐具中熒光性物質使用情況。
在很多的餐飲單位消費者都會選擇一些紙杯來飲用水,在紙杯等產品的生產過程中,為了增加白度或美觀,往往要添加熒光增白劑,這些熒光增白劑通過食品進入人體,對人類健康造成危害。熒光性物質不容易被分解、排除,積蓄在體內會影響細胞的正常發育和成長。醫學臨床實驗證實,熒光物質可以使細胞產生變異性,可能存在潛在的致癌隱患。目前我國相關強制性標準規定,紙制食品接觸材料每100平方厘米中熒光部分面積不能超過5平方厘米,否則判為衛生指標不合格。
本次風險排查活動涉及鰲江辦事處、瑞安辦事處和局本部化礦處等部門,覆蓋了轄區所有的一次性紙制餐具出口企業,主要排查產品為一次性紙杯和一次性紙盒餐具等,共抽檢了14個批次的產品,送有資質的實驗室檢測。結果顯示,在被抽檢的產品中,熒光性物質含量全部符合國家強制性標準的要求,表明出口企業對產品的質量風險意識有了較大的提升。
通過這一階段的整治,溫州市的食品問題也得到了很好的遏制,下一階段,溫州檢驗檢疫局將按照國家質檢總局《關于開展質量風險排查整治活動的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大質量風險排查整治力度,擴大風險排查范圍,防范產品質量風險隱患,有效維護出口產品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