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去食品問題這一直是一個大難題,也是政府部門和人民群眾一直關心和探討的問題。
成倍提高食品質量舉報人獎勵,完善食品質量監管;對我市200余家食品生產相關企業負責人進行集體約談,提升食品生產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意識;邀請食品行業專家入企“把脈”,幫助企業解決質量與技術難題……在各地食品質量事件頻發的現狀下,市質監局打出了一套強化食品生產加工監管的“組合拳”,為食品質量“保駕護航”。
大幅提高食品舉報獎勵
市質監局與市財政局對食品舉報獎勵規定作了調整,大幅度提高了獎勵力度。按照新的舉報獎勵辦法,對于食品生產質量違法舉報,一至四級案件的獎勵金額比例由原來罰沒款的8%、5%、3%和1%,提高至罰沒款的20%、15%、10%和5%,案件舉報獎勵金額可達30萬元。
市質監局呼吁廣大市民和企業員工積極舉報食品生產違法行為,特別要加強對生產地溝油、加工病死動物制品、在食品生產加工中添加非食用物質等嚴重食品違法犯罪行為的舉報力度。舉報電話:12365。
集體約談200余家食品企業
市質監局日前召開全市食品及相關企業集體約談暨質量知識培訓大會。在會上,質監部門通報了我市2011年度食品質量總體形勢,并分析了存在的突出問題。與會企業簽訂了《浙江省食品生產企業質量主體責任承諾書》。食品專家還圍繞《預包裝食品標簽通則》和《食品標識管理規定》的相關內容進行知識培訓。
專家入企解技術難題
在一家蜜餞生產企業的生產車間,企業負責人提出如何避免冰楊梅、冰橄欖(蜜餞)霉菌超標。
專家分析后認為,問題出在加工工藝上,原料進庫時需仔細剔除掉霉變的原料楊梅,并在急凍前采用先進的加工工藝進行和保鮮;此外霉菌在空氣中能夠飄散,包裝車間必須使用空調進行,以免空氣中的霉菌污染產品。
據了解,市質監局為食品生產企業搭建了質量分析與技術幫扶平臺,除了邀請食品行業專家給相關企業進行指導和培訓外,還親自到企業“把脈問診”,在技術層面上避免質量問題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