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尚有機生活 有機食品大有市場
近年來,各類食品事故相繼曝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崇尚“有機食品”。田小姐就是位不折不扣的“有機族”。田小姐對美食的鐘愛在朋友圈中遠近聞名,哪里的飯館好吃,什么新奇的食品上市,她都要搶先嘗嘗。遇到了有機食品后,“挑嘴”的田小姐逐漸專一起來。對蔬菜的選擇有著嚴格自定義標準的她,每次去超市都徑直走到有機食品貨架,挑選鮮的蔬菜、水果,而且在烹飪的過程中不加任何調味品,只有一點點鹽,做菜以煮為主,很少煎、炒、炸。用她的話說,只有這樣,才能享受到蔬菜的“原香”。
另一位李師傅也是有機食品的忠實粉絲。不同的是,李師傅是個行動派,在陽臺種起了有機蔬菜。由于地方有限,李師傅只能選擇蒜苗等小型蔬菜。他種菜的目的很單純:“想到買來的都是有農藥污染嫌疑的蔬菜,心里就很不舒服。現在生活壓力大,不能過上田園式生活,總要吃點田園式蔬菜吧。”好歹也算對自己的身體負責。
說“有機生活”概念可能有些人還不太明白,但是有機食品絕大部分人都是吃過的。那些未使用農藥、化肥,無污染的天然食物,總是保留著原汁原味。
近50年來,我國食物發展經過兩個階段。階段從1949年到1984年由貧困到基本解決溫飽階段,食物生產能力低,人們食物結構單一,對食物的需求突出反映在數量上;第二階段是從1984年到現在,由溫飽向小水平過渡階段,這一階段食物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而且質量上有顯著要求,人們對食物的要求從數量轉向質量。綠色食品和有機食品滿足了人們消費變化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食品的綜合要求特別是質的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促使人們對食品和健康提出了要求。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造成農村環境破壞和污染的加劇,使土壤污染和退化,水體大面積污染和富營養化,從而將污染轉嫁于糧食作物、蔬菜、瓜果……
有機食品的禮品渠道市場不可小覷
禮品市場的迅速發展,帶動了很多產業產品的轉型,例如紛紛投入到禮品市場渠道中來。“大禮品”時代的到來,使得如今的“禮品”已經不再局限于傳統的禮品品類,根據禮品的用途各個產品線上的產品都有涌入禮品的渠道,傳統的雜糧、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等銷售也不例外。目前進行雜糧與食用油類的品牌有很多,比如大家熟悉的中糧集團旗下的滋采品牌,怡蓮的德御,以及北京的享亨目前都已經從禮品渠道開始自己的禮品銷售網絡的鋪設!可見禮品渠道的市場銷售不可小覷!
近年來,一方面發展綠色農業作為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一環越發受到政府和社會各界的關注,另一方面,盡管他們種出的有機蔬菜質量非常好,但卻在菜市場遇到了優質不優價的冷遇。
禮品產業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小鵬表示,高質量有機蔬菜,價格相對普通蔬菜會升高,一般來說在傳統市場銷售會相對受阻。這時有機農產品生產企業不妨嘗試進入禮品渠道,撬開節日有機蔬菜禮品銷售市場。他表示,現如今過年過節,送親戚朋友煙酒茶已經不流行了,送無公害蔬菜反而更健康、更時尚。將有機、健康、綠色的蔬菜引入禮品渠道是大一種趨勢,既符合人們的健康生活理念,又很特別實用。例如可以通過與有關單位企業合作發放禮品卡的方式,撬開節日禮品市場,這樣或許能為有機農產品銷售尋找到一條生路。
總之,生態化和綠色標志是21世紀的主旋律,以綠色為主題,人與自然和諧為宗旨的自然環境、人居環境不僅要優美、清潔、健康、舒適,而且要求食品要、高質、富有營養。有機食品不僅能承擔上述任務,同時它在改善自然環境和推動生態建設與生態保護方面具有不可估量和不可替代的作用。
隨著生活水平的整體提高,人們的自身的健康追求的的提高,優質有機農產品雖然價格居高不下,但追隨者卻不斷增多,有機食品禮品渠道的開拓無疑為其銷售提供了新的途徑。“民以食為天”,當有機食品涌入禮品渠道市場,無論對于禮品公司還是禮品采購的終端客戶都會有個新的禮品采購模式,也會給受禮者更多的禮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