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下午,上海市食品工作聯合會在柳州路615號召開了《上海市食品培訓大綱》專家咨詢會。參加會議的有市食藥監局副局長張準民、許瑾;協調處處長王琳、副處長顏敏;食品生產處處長巢強國、副處長陳向榮;食品流通處處長忻元慶、副處長王磊;餐飲管理處處長沈偉濤;執法總隊隊長李潔、副隊長邱從乾和長寧、奉賢區市場監管局副局長、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厲曙光及市食安聯的相關人員約20人參加了本次咨詢會。
會上,市食安聯顧振華會長介紹了上海市食品培訓大綱的編寫背景和2月3日在北京召開的“上海市食品培訓大綱專家咨詢會”的情況,重點介紹了北京咨詢會上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陳君石院士、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食品監管二司馬純良司長、食品監管一司、稽查專員畢玉安、國家食品風險評估中心標準一室主任樊永祥、疾控中心營養與健康所研究員計融、北京市衛計委食品標準處處長郭子俠、北京市衛生和計劃生育監督所所長李亞京、衛生監督協會副陳銳等專家對培訓具體內容提出的意見和建議。
本次咨詢會與會專家圍繞培訓大綱的適用對象、難易程度、課時、講課師資以及如何與食品的新業態結合等結合北京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討論,并就培訓大綱的具體章節、構架、內容和考試的內容及方式等提出了意見和建議。專家們希望上海市食品生產從業人員培訓教材應覆蓋食品生產從業人員培訓教材的內容,食品生產從業人員的培訓教材能結合食品領域新業態和從業人員的具體情況進行編寫,提高實用性。
會議還就餐飲培訓內容修訂及培訓機構管理、培訓考核網絡平臺建設等進行了討論。
,兩位副局長對上海市食品培訓工作提出了要求:
許瑾副局長指出:
1.開展食品培訓是法律法規的需要,應該從這個層面來理解這項工作,必須加以執行;
2.食品培訓是整個培訓工作中的一個組成部分,由政府部門來推動這項工作,通過培訓落實企業的主體責任;
3.通過培訓,掌握信息,加強對食品人員的管理。在具體內容上建議,另外設立培訓考核大綱,培訓的內容要與總局的內容對接,與現行的法律法規對接。根據要求的變化逐年對大綱加以修訂,并希望大綱中能加入GMP、HACCP體系管理的內容,結合開發手機APP,將大綱和題庫搬至移動客戶端,方便食品生產從業人員的學習。
張準民副局長要求上海市食品生產從業人員培訓教材內容要覆蓋的內容,建議分為二類:培訓知識大全和培訓考核大綱;明確培訓主題,落實主體責任。在食品從業人員培訓工作中,政府只是提供食品培訓的平臺,食品企業和行業協會應該積極主動。張準民副局長也認同了許瑾副局長的建議。并要求市局有關處室落實專人,配合市食安聯早日完成該項工作的完成。
“B20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車用技術研究與應用”
課題工作組召開年度總結會
2018年2月5日下午,市科委課題工作組召開“b20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車用技術研究與應用”課題2017年總結會。同濟大學、市食品工作聯合會、上海巴士一公司、華誼集團研究院、市廢棄物管理處、上海中器環保公司、上海群欣公司、市石化產品監驗站等課題組責任人、聯絡員出席會議。市食藥安辦(市食藥監管局)、市綠化和市容和中石化上海分公司相關處室領導應邀出席會議。
市食安聯副鄭樹松主持會議,各課題組匯報了各自單位與市科委簽訂子課題任務書所完成的研究工作情況;中石化上海分公司介紹了b5生物柴油加油站向社會開放以后的銷售、服務情況。鄭樹松副和同濟大學樓狄明教授分別從課題研究、應用中,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bd100)和b10、b20的油品質量還不穩定、亟需改進工藝,加強質控方面,進行分析,嚴肅指出中器公司要整改的具體事項,同時呼吁相關部門在推進b5加油站的進程中,務必關注本市兩家末端處置企業的生產狀況,屆時才能足量提供符合國標的bd100生物柴油給中石化。會議還對華誼研究院開展的子課題,脫離本市實際應用和推廣科技成果轉化路徑的問題,也提出希望改進的意見。市食藥安辦魏紅勇專員傳達了市政府領導高度重視b5加油站的工作情況,強調各單位要緊抓地溝油制生物柴油資源化利用工作的落實情況。,市食藥監局張麟處長作了重要講話,他說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資源化利用從課題研究目前已經走向市場化、常態化供應,必須確保油品質量,中器公司必須要拿出穩定工藝、可控標準以及應急預案。對于地溝油的回收治理要做到全市的覆蓋,并強調本市餐廚廢棄油脂制生物柴油閉環管理以及資源化利用模式要形成一套可復制的案例向推廣。
《中小學校食品與營養午餐指津》出版軟件配菜更科學
中小學校食品和膳食營養受到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為了提升本市中小學校食堂食品水平,保障師生飲食和合理營養,上海市食品工作聯合會在上海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和上海市教育委員會的指導下,編寫了《中小學校食品與營養午餐指津》一書。
本書介紹了食品法律法規、食物中毒預防知識和學校食堂食品管理,并根據居民膳食指南(2016年),介紹了中小學生如何做到合理營養和積極運動,以及中小學生營養午餐配餐模式。
為了便于各中小學食堂和供餐單位制作色、香、味俱佳的學生餐,編輯人員組織了本市多位有經驗的大廚,根據學生餐的特點并融合了上海本幫菜的特色。編制了160多個推薦菜譜,分成大葷、小葷、素菜、湯、特色點心等五類。這些菜譜中有選料、配料、烹飪制作技巧以及加工時食品要點等說明。每個菜譜都根據“食物成分表”,計算出各種營養素含量。
“中小學生營養午餐”的軟件系統較好地體現了食物多樣、搭配合理、營養均衡的特點,利用計算機軟件系統可針對不同年齡段學生營養素需求,快速、靈活地生成學生營養食譜,并可對食譜中的食物進行替換。參照各年齡組學生營養素攝入標準,為中小學生提供平衡膳食的套餐食譜配置系統。本軟件包括了160多個菜譜,可根據菜譜的選擇、搭配自動生成午餐營養素的含量,并與各年齡組營養素攝入量標準比較,是國內先進的營養計算工具軟件。智能化軟件計算結果可靠,界面簡潔,操作簡便,易學易用,是配制平衡膳食的必備工具,是營養師、配餐人員、食品研究開發人員的得力助手,也適用于午餐團體配餐和家庭營養膳食的制定。
市食安聯協辦第12屆迎春特色農產品直銷年貨展暨華港年貨節
2018年1月25日至2月12日,市食安聯繼一縣一品(上海)生態農產品采購交易會之后,又在上海光大展覽中心參與協辦了第12屆迎春特色農產品直銷年貨展暨華港年貨節,展會以“、生態、品牌”為主題,為期近3個星期,是上海過年前一次農產品交易會,共計近380多家展商前來參展,來自多個省市,產品種類上百種,產品種類涉及糧油、蔬菜、茶葉、干鮮果、畜禽產品、水產品、食用菌等,涵蓋了日常生活所需的各類農副產品和加工制品,共吸引近2600萬市民前來消費。
市食安聯和市肉類協會作為展會協辦方,協助展會主辦單位上海市現代食用農產品交流促進中心一起在展會設立專門咨詢服務臺,對展會內各個冷凍肉、生鮮肉攤位的營業執照、檢測報告以及動物檢疫證明進行不定期抽查,還為前來采購年貨的市民提供咨詢幫助,提升消費者的食品意識,協助消費者解決食品質量問題,為消費者提供食品保障,確保消費者“舌尖上的美味”、“舌尖上的”,整個展會期間未發生食品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