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農產品、食品市場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有很重要的作用,但是這些市場的衛生條件需要不斷整治,通過各種有效管理,可以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健康和開放的市場環境。
各類時鮮蔬菜瓜果,東北和江蘇等地的優質大米、慶元來的香菇、越南的腰果、美國的開心果以及生態大黃魚、鮑魚、青石斑魚、花鼓青蟹,魚糜和魷魚制品,金宏黃魚鲞、鰻鲞……這些平時難得聚在一起的食品、農副產品、水產品,都將在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原杭州長河水產農副產品綜合市場)里扎堆和經銷大戶和廣大市民見面。
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的正式開業也將結束目前濱江區沒有大型綜合性食品市場的歷史。
擁有營業用房和配套用房面積4.7萬余平方米的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一期)分為食品交易區、水產品交易區和農副產品交易區3大區塊,其中水產品交易區域已經在今年年初投入試運營,即將在12月下旬正式投入使用的主要是市場的食品區塊。同時,市場還將舉辦性的優質食品廠商大聯展活動。
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負責人介紹,將努力拉攏生產和采購兩方,打造一個國內綜合類食品龍頭市場。
將成主城區南部主市場
將成市區南部主市場
從去年開始,電子市場搬遷、舊貨市場搬遷以及環北小商品市場搬遷規劃等,都顯現了杭州主城區的市場逐步向外郊區遷移的趨勢。而市政府也明確了市區主城區將不再興建低水平重復的批發市場的原則。市區現存的市場也將按照有關建設標準進行外遷或提升改造。
今年三月份下發的《杭州市商貿服務業"十一五"發展規劃》(綱要)更是明確了"十一五"期間,杭州主城區不符合城區總體規劃和產業定位的商業交易市場,特別是主城區農副產品(含食品)類市場都將面臨搬遷。屆時,整個杭州主城區將形成南北兩個主市場的局面。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正是南部的主市場。
150多家大商戶已進場
近期,市場正在進行大規模招商。走進市場,以往市場的狹小局促的感覺蕩然無存:新建成的食品交易區域內,一排排兩層的交易和辦公房正在進行的水電安裝,有些經營戶還在自己的店面里鋪上了陶瓷地磚。"現在進新市場交易,我們也要注意講檔次和環境!"正在裝修的張老板說。市場里的每條通道都足夠兩輛大型貨車對開。在水產品交易區域,運輸車輛甚至可以直接開上二樓裝貨卸貨……
位于復興大橋南端高架濱康路出口處,距蕭山機場17公里的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也占盡了地利:可以通過繞城高速公路與杭甬、滬杭、杭金衢、杭寧、甬臺溫等高速公路相連。商品可以通過繞城高速公路,經過全省與長三角地區的快速運輸網進出市場,完全不必考慮老城區對外地車輛的交通管制帶來的不便。
市場有關人士介紹,目前,市場已經吸引了150多家大商戶簽約進場,其中不乏杭州(近江)食品市場等主城區老市場的經營大戶。在所有已經簽約進場的商戶中,有300多個擁有、省、市總經銷(總代理)資格,其中自主注冊商標有60多個,這些總經銷的銷售網絡已經覆蓋17個省市自治區和港、澳、臺等地區。
"""綠色"成為主題
從多寶魚中殘留嚴重超標事件到紅心鴨蛋的"蘇丹紅"事件,食品已經越來越成為消費者關注的重點。而一棵有機白菜能賣10多元,是普通白菜的5倍。綠色雞蛋賣5-8元一斤,比普通雞蛋貴一倍多。雖然價錢高,但近期前來挑選綠色有機食品的消費者并不少。
良好的市場環境讓不少無公害綠色、有機食品生產者想到了在城市中設立直銷點,開拓除超市外的另外一條優質農副食品上市渠道。但目前,這種網點因為都地處市中心,店面租金都不低,面積也不大,出售的農副食品數量有限。
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的定位,就是要通過市場的集聚作用,打造一個優質綠色、有機食品的直銷基地,讓杭州以及周邊消費者能買到優質的食品、農副產品和水產品。
-食品進場要"四證"
在杭州長河食品(水產品)市場,預包裝食品進入除了要提供工商營業執照、衛生許可證、產品檢驗報告外(通常所說的"三證"),還要出示生產廠家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農產品進場則是產品收購憑證、檢測證明、市場檢測報告一個都不能少。市場還每天對進場的農產品進行抽樣檢查。
為此,市場在浙江省水產檢測中心幫助下,建立投資了30多萬的覆蓋水產品、蔬菜瓜果、糧油及副食品、畜禽等各類商品的大型綜合性檢測中心,對每批食用農副產品的外觀、包裝和標志進行查驗,對證明材料不全的,不得發給"準銷證",不得入市交易。
市場還建立了一套三色"預警"系統。經銷戶除了把所有食品、農產品和水產品相關書面證件提供給市場,市場還將把相關證件的信息輸入數據庫,并用綠色代表證件仍然處于有效期內,以黃色代表證件即將過期,紅色則表示證件已經失效,為市場管理及時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