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在某個環保組織的檢測報告中,表明其送檢的隸屬聯合利華公司的“立頓”綠茶、茉莉花茶和鐵觀音樣本均含禁用高毒農藥“滅多威”。
消息出來后,聯合利華立即反駁,稱這種茶葉完全符合國家標準。這是怎么回事呢?經媒體了解得知,原來,這又是一個“兩套標準”的老問題:“立頓”所含的一些農藥,不符合歐盟標準,但符合我們國家標準。兩相對比后,發現我國標準比歐盟標準竟然“寬泛”了幾十倍!這樣一來,在歐盟很不合格的產品,到了我們這兒就是完全合格的了。難道歐洲人就要高人一等嗎?難道人的身體就沒有歐洲人重要嗎?我們為什么就不能提高檢測標準呢?
當然,這種“兩套標準”之爭的情形已經不是次了,如果要打官司,也很難說清“立頓”品牌茶葉所含農藥量是否嚴重超標。
因此,當前要做的,就是趕緊提高“標準”,能與接軌,特別是食品檢測,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全與歐洲相同的標準,不然,有些生產廠家,特別是貿易中的一些外國公司生產銷售商就會鉆空子。在他們看來,只要符合國家現有標準,他的產品就是合格的,你就不能對他的產品說個“不”字,更重要的是,這樣一來,他也就絕不會按照歐盟的標準去生產和銷售提供給人的產品。
在這一點上,一些外國商家懂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如果我們還不能盡快提高標準,甚至與標準接軌,吃虧的就只能是人了。
特別是當我們從報道中看到所列舉的那些茶葉名稱,都是我們茶客甚至絕大多數人所熟知的,因此,我們更不能讓一些外商利用土地上生長出的茶葉來損害人的身體,損害人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