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烘焙食品市場,尤其是在中秋、春節等節日期間,市場需求更是旺盛,近兩年來,烘焙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以上海為例,單單是門店在20家以上或者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以上規模的品牌就有四五十家,大大小小的烘焙企業更有數百家之多。
國內烘焙食品市場,尤其是在中秋、春節等節日期間,市場需求更是旺盛,近兩年來,烘焙市場的競爭日趨激烈,以上海為例,單單是門店在20家以上或者年銷售額達5000萬元以上規模的品牌就有四五十家,大大小小的烘焙企業更有數百家之多。
然而烘焙企業工廠的租金、門店租金、用工成本等不斷上漲,眾多沒有及時轉型的烘焙企業舉步維艱。大多數烘焙類企業的轉型僅是采取現烘現賣,以及西點、飲料混合經營模式力求突破單一化瓶頸。而同樣的故事也在廣州、成都等地上演。
烘焙食品行業的激烈競爭也推動了很多大型的品牌思考行業的發展前途,雖然天倫依靠傳統工藝和優質的管控體系及合理的經銷策略,一直雄踞月餅行業前列,但天倫也同樣遇到瓶頸,尋求轉型。天倫食品董事長吳衍慶發現,隨著人們生活節奏的加快,解決龐大城市人口的工作和生活就餐難題是一個很大的商機,而速食食品市場的迅猛擴張也讓他看到了更為廣闊的市場前景。
“在大家都為一年一度的月餅旺季吆喝的時候,天倫將在經營好原有月餅業務的基礎上,將重心轉向速食食品領域。”吳衍慶對《財經日報》表示,將此次轉型定位于方便老百姓生活的城市“中央廚房”模式的速食模式。
吳衍慶估算,成都速食市場有超過200萬的消費人口,若以人均每天消費速食產品15元計算,每天的市場營業額在3000萬元左右,全年產值近逾百億。但整個市場規模分散、競爭無序,存在食品隱患,如果市民希望采購一天所需的速食產品,往往徒勞無功。
看到商機的天倫計劃在未來的10億投資中,將有5億用于位于成都邛崍的速食食品加工基地建設,該基地占地200多畝,近日正式投產,年底將向市場提供面點速食類、烘焙類、速凍類及火鍋菜品等四大類產品系列數百個品類;2億將用于建設超過300家的方便上班白領就餐及家庭生活速食終端店,此外還將在速食儲存、配送鏈等環節投入逾3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