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的進口量不斷增加,大量的農產品進口在豐富市場的同時,也使得我國對于農產品的依賴程度有所提高,受美國大旱引發玉米、大豆減產和漲價等多種因素影響,近期國內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分析人士稱,盡管未來物價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但新漲價因素不可忽視。
近年來我國農產品的進口量不斷增加,大量的農產品進口在豐富市場的同時,也使得我國對于農產品的依賴程度有所提高,受美國大旱引發玉米、大豆減產和漲價等多種因素影響,近期國內農產品價格持續上漲。分析人士稱,盡管未來物價大幅反彈的可能性不大,但新漲價因素不可忽視。
商務部4日發布的商務預報監測數據顯示,36個大中城市豬肉、羊肉、牛肉價格已經連續四周上漲,雞蛋價格連續六周上漲,而食用油價格上漲則已持續超過10周。
記者注意到,在一些地方的小吃店,涉及豬肉、雞蛋等菜品集體提價,一枚茶葉蛋都上漲3至4毛錢。而大型餐飲企業為客流量,雖然不提價,卻要忍受成本上升、利潤下滑的壓力。
玉米價格受到氣候因素影響,在短時間很難得到緩解,玉米和大豆的減產、漲價被視為是影響近期國內食用農產品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分析人士指出,此間席卷美國的嚴重干旱預計大幅削減玉米、大豆等作物產出,推動玉米、大豆價格飛漲。以玉米為例,數據顯示,芝加哥玉米期價自6月底以來上漲超過50%,創下了歷史新高,而且,可以預見下半年玉米價格仍將易漲難跌。
原材料的上漲也將不斷推動國內相關行業的不斷進步,作為飼料中的重要原材料,玉米、大豆對下游養殖業的傳導作用已經出現。"如果飼料價格還維持上漲的趨勢,未來會繼續推高豬價。"卓創資訊農產品分析師孫光梅說,未來3到4個月,豬肉價格還有可能會被推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