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牛肉價格受到節日因素影響不斷上漲
近期由于受到節日以及市場供應量等因素影響,很多人都注意到在超市中牛肉的價格都出現了上漲,每斤45.8元,這是超市里的醬牛肉。繼豬肉、雞蛋之后,"牛魔王"也來了 ,而且一副"牛氣沖天"的態勢,在中秋節前飆至高位。
近期由于受到節日以及市場供應量等因素影響,很多人都注意到在超市中牛肉的價格都出現了上漲,每斤45.8元,這是超市里的醬牛肉。繼豬肉、雞蛋之后,"牛魔王"也來了 ,而且一副"牛氣沖天"的態勢,在中秋節前飆至高位。9月7日,記者探訪了解到,這幾天牛肉價格平均漲幅一成,像做牛排用的牛外脊每斤漲了10元,其中成本上漲和消費需求強勁是導致其高位運行的兩大原因。
牛肉每斤多漲了10元
9月7日下午2時,記者首先來到香港中路一家超市,在醬牛肉專柜前,市民姚晶晶看到價格簽后忍不住撇了撇嘴,"前兩天還是40塊錢一斤,今天就漲到45.8元。"姚晶晶說,她的孩子特別好這口,一次買25元的就夠吃,現在要多花上幾塊錢了。在這家超市,每斤45.8元的醬牛肉是的,而貴的已經漲到 58.5元/斤,對于近期的漲價,銷售人員也是一臉的無奈,"生牛肉漲價了,我們有什么辦法".
在相隔不遠的生牛肉冷柜,價格確實高了不少。據售貨員介紹,牛上腦每斤46元,較之前漲了三元左右,牛腱子肉39元,也漲了兩三元。而苗嶺路上的麗達超市、中山路一家大型超市等的牛肉近期也進行了提價,每斤漲幅3元至10元,平均漲幅10%.
"近肉類基本都在漲價,但是牛肉漲幅。"專給超市供肉食的一家公司負責人楊先生表示,雖然零售終端價格普漲一成,但他們的進貨價已經漲了兩成,像做牛排用的牛外脊,從每斤118元漲到128元。據新華社農副產品和農資價格行情系統監測,9月5日,國內肉類、禽蛋價格上漲,豬后臀尖肉 、豬五花肉價格均上漲0.2% ;去骨鮮羊肉、帶骨鮮羊肉、牛腩肉、牛腱肉價格分別上漲0.3%、0.2%、0.2%、0.1%.
養殖期太長,飼料又貴了
據了解,肉牛生長期比生豬要長很多,一般養殖期為26至28個月,期間需要長期的資金投入,一定程度影響了養殖戶的積極性。楊先生稱,他們公司的牛肉主要來源于菏澤、德州、濱州等地,這些地區的養牛數量越來越少,價格自然就提高了。
市場上牛肉供應量的減少以及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再一次推動牛肉價格的變動,"今年牛肉價格上漲,主要還是飼料成本高了。"山東永振牧業肉牛養殖場袁經理介紹,玉米飼料、人工、建材和運輸等價格不斷攀升,直接帶動牛肉價格上漲,比如上半年買了一頭7個月大的小牛,體重500斤,花了5300元,現在得花6000元,活體肉牛的價格也從去年的19元/公斤漲到了22元左右。
牛肉越來越貴,還與市民的消費習慣有關系。市畜牧局相關負責人分析,前幾年青島市民消費以海鮮和豬肉為主,近幾年對牛肉的需求量逐漸增大。楊先生也證實了這一說法,"我們以前豬肉的銷量占8成,牛肉占 1成,雞肉占1成,現在牛肉至少占兩成,另外,中秋節和國慶節快到了,肉食禮盒開始熱賣,也助推了牛肉需求量的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