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上面的豬肉正常銷售,是人們正常生活的基礎,對于市場也是很關鍵的。在三亞,就出現了一些怪事。
10月24日早上,家住三亞吉陽的黃明到吉陽農貿市場買完菜后,又騎電動車到十多公里外的荔枝溝農貿市場買豬肉。黃明為什么舍近求遠?原來,自10月23日起,由于三亞市吉陽農貿市場內近50個豬肉攤主集體歇業。迫不得已,住在吉陽的居民只好跑到十多公里外的市場買豬肉。
吉陽居民李先生說,從10月23日至今,不知道為什么,吉陽農貿市場的豬肉攤販都不賣肉了,想買豬肉,只好跑到十多公里外的荔枝溝農貿市場購買。
10月25日上午,記者在吉陽農貿市場看到,市場內賣豬肉的兩排幾十個攤位空蕩蕩。一位正在買雞肉的市民說,已有三天不賣豬肉了,也不知道是為什么。一位正在買菜的老阿婆說,前兩天,沒豬肉賣只好多買些雞肉、鴨肉,但豬肉是百姓必不可少的食品,才三天就忍不住了。于是,她叫兒子騎電動車到十多公里外的荔枝溝農貿市場買豬肉,也不知道吉陽市場什么時候才有豬肉賣。
那么,為什么吉陽農貿市場內豬肉攤主集體歇業?原來,連日來,三亞市打擊生豬私宰辦組織農業局、工商局、畜牧獸醫局和三亞市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聯合行動,依法搗毀了吉陽區(籌備)多個私屠濫宰窩點后,攤主們便集體歇業,企圖以此來抵制政府有關部門打擊私宰。
據了解,為加強生豬屠宰管理力度,讓老百姓吃上放心肉,自6月起,三亞市開展打擊私屠濫宰專項整治行動。9月28日,三亞市打擊生豬私宰辦組織打擊私屠濫宰專項整治行動,在吉陽農貿市場查扣未經檢疫的豬肉189斤。
10月4日至10月23日,三亞多個部門執法人員在山營村、田獨新村、吉陽區(籌備)等地,共搗毀了多個私宰點。
由于私宰點被搗毀,在吉陽農貿市場內賣豬肉的攤主未按有關部門規定到益民屠宰場或者海棠灣屠宰場進豬肉或屠宰,而是選擇集體歇業。吉陽農貿市場賣豬肉的攤主們集體歇業行為,不僅影響到農貿市場正常的經營秩序,也影響了百姓生活。26日下午,南國都市報記者了解到,目前,三亞有關部門正在協調,如果吉陽農貿市場內的攤主們繼續不賣肉,將考慮增設臨時豬肉銷售攤點。
不過針對這樣的問題,相關部門一定要做好協調工作,人們的健康飲食,促進人們的健康生活,對市場來講,也將有很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