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監管效能,促進餐飲服務食品日常監管工作水平提升。近日,省局下發通知,在全省推行網格化、規范化、痕跡化監管模式(以下簡稱“三化”監管模式),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食品日常監管。
為規范執法行為,提高監管效能,促進餐飲服務食品日常監管工作水平提升。近日,省局下發通知,在全省推行網格化、規范化、痕跡化監管模式(以下簡稱“三化”監管模式),進一步加強餐飲服務食品日常監管。
一是要明確網格化監管責任。按照“加強區域統籌、細化網格布局、完善層級覆蓋”的總體思路,結合各地行政轄區劃分區域和特點,將轄區合理劃分為相應的網格責任區,明確各網格責任區的監管人員和監管職責,對網格內的餐飲單位定期走訪檢查、加強應急處置、強化宣傳培訓。實現橫到邊縱到底的監管,監管工作及責任的盲點和盲區。
二是要健全規范化監管規程。加強對餐飲單位的日常監督檢查,結合量化分級與等級公示管理工作的開展,突出風險環節、關鍵項目和重點部位的檢查。嚴格工作流程,規范執法文書,強化應急管理,統一監管尺度和執法標準,建立規范化的信息報送程序,提高執法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三是要落實痕跡化監管程序。監督檢查要認真填寫餐飲監管執法文書;對查處的違法違規案件要健全相關移交文書,留存分辦痕跡;對投訴舉報案件及時反饋,使執法結果有據可查。監督檢查情況要及時錄入山東省餐飲服務食品監管信用網。
各級監管部門要不斷完善“三化”監管工作制度、工作規程和工作紀律,建立健全對“三化”監管的監督考核機制,提升監管績效水平。同時,鼓勵各地結合當地實際,創新日常監管模式,探索實施錯時執法等監管方式,進一步提高餐飲監管水平,保障人民群眾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