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態奶市場迎來漲價潮 山東本地品牌亦不甘示弱
近段時間的乳制品市場異常熱鬧,那邊,一邊是“毒奶粉”事件仍在發酵;另一邊,國內液態奶市場再次迎來大規模“漲價潮”。品牌奶領軍扛起漲價大旗,本地奶也不甘示弱。常溫奶、低溫奶紛紛提價,牛奶、酸奶跟風而漲,兒童奶等相關乳制品也聞風提價。
近段時間的乳制品市場異常熱鬧,那邊,一邊是“毒奶粉”事件仍在發酵;另一邊,國內液態奶市場再次迎來大規模“漲價潮”。品牌奶領軍扛起漲價大旗,本地奶也不甘示弱。常溫奶、低溫奶紛紛提價,牛奶、酸奶跟風而漲,兒童奶等相關乳制品也聞風提價。
對于各家超市來說,液態奶一直是促銷的重點商品。8月20日,記者走訪了山東濟寧城區幾家超市發現,無論是在常溫奶銷售區還是在存放低溫奶的冰柜區,總會有多款產品貼著打折標牌。記者仔細查看標簽并詢問銷售人員發現,漲價奶的確不在少數。以某品牌瓶裝、袋裝200克酸牛奶為例,單價分別為3.9元、3.6元。一位正在挑選酸奶的市民發出疑問:“我記得,原來這個瓶裝的酸奶不是這個價錢啊?怎么一下子快漲到4元了!变N售人員聞聲過來解釋:“您說對了,今年瓶裝和袋裝酸奶漲了幾次價,就提到了這個價格。其實您可以看看,別的牌子也漲價了。”
記者看到,相比于低溫奶,液態奶的漲價幅度更大。在城區經營一家中型規模超市的李老板告訴記者,液態奶調價其實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往年總要等到中秋節、國慶節,液態奶市場才會出現大規模漲價動向。不過,2013年早在7、8月份,各品牌液態奶開始陸陸續續提價。李老板給記者算了一筆賬,常溫奶每盒漲價大概在0.1元至0.5元不等,整箱牛奶售價的漲幅則維持在1元至5元不等。李老板說:“蒙牛、伊利、佳寶、得益……這些顧客熟悉的品牌幾乎都漲價了。就算一些產品暫時價格還沒動,估計等到中秋節的時候,可能也要調整!
大品牌液態奶“集體漲價”,超市標簽上的產品價格一調再調。那么,咱們濟寧本地的液態奶逃離其外還是跟風而動呢?記者在采訪中發現,本地奶也難逃此輪“漲價旋風”。山東濟寧市民孫阿姨經常在小區門口的奶亭買奶,和奶亭老板既是鄰居也是好朋友。“老王,拿兩袋酸奶!蹦掏ね趵习迥贸鏊崮,和孫阿姨聊起來,“明天買奶,可就不是這個價格了。明天開始漲價了!
王老板拿出一張乳品公司發的通知,通知單上明確寫著:自2013年8月21日對市區零售市場價格進行調整,送奶到家自2013年9月1日起進行調整。在另一張產品價格表上,清楚表示出各產品調整后的具體價格:250克袋裝鮮牛奶、200克瓶裝酸牛奶、200克低脂杯酸等產品的零售價均為2.5元,就連一向親民的206克小包裝鮮牛奶也漲至2元。王老板說:“咱們奶亭的消費者都是老主顧,每天銷售量也比較穩定。這突然一漲價,消費者可能不太適應,不過影響也不會太大,畢竟又不是只一個品牌漲價。不買這個牌子的牛奶,買另一個牌子的牛奶,價格差不了多少。”
常溫奶、低溫奶紛紛提價,牛奶、酸奶跟風而漲,此輪“漲價潮”從何而起?為了探究原因,記者聯系到山東梁山富民奶牛養殖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金煥。這家企業長期同國內某乳業巨頭簽訂收購合同,張經理直言告訴記者:“今年原奶市場行情比較好,收購價格連漲了好幾個月!
現在,乳業公司收購原奶,每公斤價格能達到4.1元。這和2012年同期相比,每公斤就上漲了0.8元!鞍凑f,夏季奶價都會往下落,得等到中秋節前再漲上去。今年過了春節,原奶價格基本上就沒下來,一直提價。我們接到通知,可能9月1號左右還要提價。”張經理為記者分析,2012年冬天,東北等地奶牛疫情較為嚴重,加之近期多地出現連續高溫極端天氣影響,原奶產量難以在短期內恢復,因而,整體來看,國內奶源緊張。2013年以來,國內原奶市場整體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這直接導致原奶價格上漲。
考慮到原奶價格持續提升,中秋節、國慶節傳統銷售旺季即將到來,短期來看,液態奶市場“漲價潮”仍將持續一段時間。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消費者認為,只要乳品企業食品,在提升奶價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消費者心甘情愿選擇買漲價奶,絕不會圖便宜買問題奶。消費者會用自己手中的選票,投出自己的選擇,表明自己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