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農產品品種豐富,但是在很多地方由于科技水品限制等因素,國內的農副產品深加工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國內一些展會上,高附加值的農產業也讓我們看到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好處。
國內農產品品種豐富,但是在很多地方由于科技水品限制等因素,國內的農副產品深加工還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在國內一些展會上,高附加值的農產業也讓我們看到了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的好處。
本屆哈洽會上,延壽、五常、巴彥等地紛紛推出科技含量、種植、加工技術含量高的高附加值農副產品,廣受青睞。
大米種植用上新技術
在延壽展區,10余種采用覆膜技術種植的大米受到關注。
據信合有機稻米合作社負責人姚洪亮介紹,為避免水稻除稻草噴灑除草劑,該合作社采用覆膜技術,不僅解決了除草問題,還節水、促進水稻早熟,實現水稻有機種植。去年種植了8000畝覆膜水稻,產品銷往山東、江浙、京津一帶,受到好評后,今年合作社種植了1.2萬畝覆膜水稻。會上,一種彩稻產品引發了客商的好奇。據了解,這也是采取覆膜技術種植的新品種。這種淡綠色的彩稻,鈣質高于普通米,價格也不菲,每公斤50元。
新工藝讓中藥變身
在五常展區,刺五加、蒲公英等中藥材,經過新工藝加工,成了精品保健茶,客商紛紛在此品嘗、洽談。
據五常北秀健康產業公司負責人介紹,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地理條件,公司建立了蒲公英、刺五加種植基地,采用新型加工技術,研發出刺五加、蒲公英代用茶,產值已達1000多萬元,產品遠銷省內外。
新品果蔬成新寵
在雙城展區,五顏六色的蔬菜讓客商駐足圍觀。
這里的西紅柿、豆角、西瓜都是新品種。據益助果蔬種植公司人員介紹,該企業投資1.3億元在雙城建立了蔬菜溫室種植基地。這些產品都采用哈爾濱市農科院的新優特品種,抗寒、抗病、高產,產品價格也明顯高于普通蔬菜品種。本屆哈洽會上,這些產品受到省內外客商的歡迎,紛紛來此洽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