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期食品進行專柜銷售,是食品行業較為通用的防止食品過期的有效方式,但是在甘肅蘭州,這樣的專柜非常少,對于一些臨期產品,也缺乏明確的標示,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多注意。
臨期食品進行專柜銷售,是食品行業較為通用的防止食品過期的有效方式,但是在甘肅蘭州,這樣的專柜非常少,對于一些臨期產品,也缺乏明確的標示,消費者在選購時,一定要多注意。
連日來,記者走訪了蘭州市內部分超市,發現絕大多數超市都未設立“臨期”食品專柜,只有鳳凰百貨、大潤發等幾家超市直接設立了“臨期”食品專柜,雖然規模并不大,但都設在超市的明顯位置,以便消費者明白消費。在鳳凰百貨進口食品專區旁,記者看到了“臨期食品專柜”,醒目的位置張貼有“臨期食品,半價銷售”的促銷廣告,柜臺上有牛板筋、豆干、巧克力等休閑食品,但對于食品的具體保質期消費者還得看仔細,這些食品并沒有特殊顏色的標簽,寫明“請在×年×月×日之前食用”的字樣。據超市工作人員介紹,“臨近保質期”專區自開業以來就有了,由于“臨期食品”價格非常實惠,確實吸引了不少消費者選購。
記者注意到,盡管國家工商總局發布的《食品市場分類監管制度》要求,商家對即將到保質期的食品,也就是臨期食品向消費者做出醒目提示。但是,何謂“臨期食品”,多長時間算是“臨期”并沒有官方界定的概念,致使這一規定在實際執行中大打折扣。目前的行業慣例是食品保存時間如果超過了保質期的三分之二,盡管業內將接近保質期三分之一的商品算作臨期食品,但由于沒有硬性標準,執行起來比較困難。
走訪中,不少進駐超市的廠家促銷表示,一般情況下超市會有專門的人員對于商品的保質期等進行常規的檢查。對“臨期食品”,廠家會通過降價、打折等方式銷售,以此來盤活部分資金,限度地減少損失、降低成本。通常“臨期食品”并不是過期食品,只要是在保質期內,并不會影響健康或是讓食品性下降,消費者在選購的時候只要稍加注意就可以放心購買。“超市里一般臨期產品都會以買一贈一等方式進行促銷,而且銷量很好,根本不需要設置臨期產品的專柜。因為很多消費者在購買的時候,自己就會很注意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的。很多時候做買一贈一的活動時,銷量比正價銷售的東西還好,所以即便是臨期的商品,根本就不愁賣不出去,沒有必要特別地設置一個臨期食品專柜吧!”雁灘一超市的理貨員隨口告訴記者。而一些小超市的經營者卻表示,按行規他們一般會銷售保質期前一周至兩三天的食品,實在賣不掉的就直接退回給供應商。
“盡管牛奶還是在保質期內,但對于快到期的奶制品來說,若是家長不注意保質期很容易造成小孩子誤食用等情況出現。現在超市購物非常便捷,尤其是在大型超市購物總會給人一種莫名的感,總覺得超市越大,會對食品的把控更為嚴格,相信對于過期食品大超市有自己嚴格的管理辦法,但對于臨期產品,希望能對此類產品注明醒目的標志,并提醒消費者注意購買日期,這樣才算是真正尊重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我在實體店購物時買到過臨期食品,網上購買食品時也遇到過這種情況,心里特別不舒服,一不小心就會中招。臨期食品不是不能吃,只要價格夠優惠我們還是愿意選購,但是只要是商家公開銷售的臨期食品,也應該明確告訴消費者還有多久過期,不能只顧著通過促銷減庫存,這樣的行為本身就是對消費者的不負責任。”……在記者的隨機采訪中,市民們表達了自己的想法。
甘肅省消費者協會提醒消費者,購買食品時一定要避免沖動消費,對于降價促銷和捆綁銷售的產品要注意看保質期,留意產品包裝上的生產日期和保質期,不要被“特價”、“驚爆價”等字眼的各種打折促銷活動所迷惑,同時避免大量囤貨,做到有目的有計劃地理性購買。尤其對于臨期食品,如果能夠在保質期內使用完再考慮購買。若發現商家銷售過期食品,保留好購物憑據以主張權利。
所以食品仍然是我們必須要關注的一個方面,購買食品時,要理性購買,盡量選擇距離生產日期較近的產品,這樣會更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