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4月份開始,威海池養(yǎng)海參和海捕海參進入收獲季節(jié),目前,春季海參捕撈已經結束。據了解,今年春季威海海參產量較往年持平,但池養(yǎng)海參售價卻大幅下降,每公斤130元至150元不等,同比下降20元至60元,低迷的收購價讓中小養(yǎng)殖戶們始料未及。與之相對應的是,威海市場海捕海參價格則與去年同期持平,市場價格持續(xù)堅挺在每公斤220元-240元左右。
從4月份開始,威海池養(yǎng)海參和海捕海參進入收獲季節(jié),目前,春季海參捕撈已經結束。據了解,今年春季威海海參產量較往年持平,但池養(yǎng)海參售價卻大幅下降,每公斤130元至150元不等,同比下降20元至60元,低迷的收購價讓中小養(yǎng)殖戶們始料未及。與之相對應的是,威海市場海捕海參價格則與去年同期持平,市場價格持續(xù)堅挺在每公斤220元-240元左右。
據信息顯示,2009年威海海參每公斤160元,2010年每公斤是200元,去年再次上漲,每公斤220元,而今年受南方海參價低及省內養(yǎng)殖海參面積擴增等因素的影響,威海春季池養(yǎng)海參收購價格大幅下降,大多在每公斤130元至150元,比去年每公斤降低了20至60元;市場銷售價格一般在每公斤146元至154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8%。
雖然今年威海養(yǎng)殖海參售價低于往年,但是海捕海參價格卻依舊堅挺,市場價格在每公斤220元-240元左右,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業(yè)內人士分析認為,今年南方海參由于病變以及產業(yè)結構不合理導致了價格暴跌,但這并不意味著威海海參也要為此買單。當前,北方底播增殖海參主要針對高端市場,北方圈養(yǎng)海參主要針對中端市場,而南方養(yǎng)殖海參則基本是針對低端市場,威海海參應當走出品質路線,不應為其他低端市場所動。
造成今年威海水產品市場池參價格走低而海捕參相對堅挺的主要原因一是南方海參的收獲時間要早于威海,海參加工企業(yè)到南方收購價格低廉的海參,一定程度上擠占了本地市場;另外,南方海參今年價格暴跌,通過價格鏈傳遞,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養(yǎng)殖戶池養(yǎng)海參的價格;三是由于前幾年養(yǎng)殖戶普遍看好海參產業(yè),各地紛紛擴增海參養(yǎng)殖面積,造成海參市場貨源充足,但市場消費卻沒有明顯增長。但是,威海海捕海參憑借自身無可替代的優(yōu)勢,價格并未隨之所動。威海淺海年均溫度10℃至15℃,年均鹽度在30‰左右,獨特的地理位置和的自然環(huán)境決定了它是海參生長的‘黃金地’。“而威海海參的生長周期在3年至5年,由于對溫度的要求高,威海海參一年生長期的時間非常短,但是海參的肉質和營養(yǎng)價值高,而南方海參,利用南北溫差的特點,采用”北參南養(yǎng)“的方式,人為縮短了海參生長周期,從參苗到長成只需要1年至2年,由于成長周期短,南方產的海參的肉質口感和營養(yǎng)價值都比北方海參低不少。”‘北參南養(yǎng)’模式的推廣,使得搶先上市的南方海參擠壓了威海本地的市場,但是,威海海參“出皮率”在55%—60%之間,而南方海參卻只有30%—40%,從品質到營養(yǎng)價值,南北海參大有不同,‘威海刺參’需要做出自己的品牌來,才能在殘酷的市場競爭中站穩(wěn)腳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