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鯉魚都9塊錢一斤,那么貴。”家住環翠區四方路的陶先生去市場買魚,聽到價格后很驚訝,“為什么漲那么高?”3月15日,筆者在威海本地的順河街水產品市場調查發現,市場淡水魚價格相比前段時間再度有所上漲。
“什么,鯉魚都9塊錢一斤,那么貴。”家住環翠區四方路的陶先生去市場買魚,聽到價格后很驚訝,“為什么漲那么高?”3月15日,筆者在威海本地的順河街水產品市場調查發現,市場淡水魚價格相比前段時間再度有所上漲。
在順河街水產品市場,前來買魚的市民絡繹不絕,邊挑魚邊議論魚價太高。“這幾天的魚價明顯比前段時間貴了一些。”市民張大姐說,花鰱現在賣8.5元一斤了,前段時間都才賣7元多點,“家里的老人喜歡吃淡水魚,再貴也要買。”
對于魚價上漲,商家們也表示無奈。“沒辦法,進價高。”市場業戶孫師傅說,前幾天市場鯉魚價格為7.5-8元/斤,現在9元/斤,花鰱和鯽魚的價格分別是8.5元和10元/斤,相比之前漲了快2元,“黃蟮現在批發價為50元/斤,市場價一般為55元/斤,因價高,現在不少飯店都取消了用黃蟮做原料的菜,我們攤位的黃蟮已斷貨4天了。”孫師傅說。另外,筆者在水產品市場看到,除了鯉魚、花鰱,其余各種常規淡水魚的價格均有所上漲,草魚價格為7.5元/斤、白蟮價格是80-85元/斤、白鰱價格為4.5-5元/斤、條重1斤左右的野生苗外塘甲魚價格為36-38元/斤、泥鰍價格為26-28元/斤。其中,白蟮、黃蟮和泥鰍的上漲幅度分別為16.7%、10%和22.7%。
做了20多年水產批發生意的孫師傅告訴筆者,按照每年慣例,威海淡水魚價格一般在五一前后開始上漲,今年的情況有些特殊,造成眼下魚價上漲的原因是貨源減少,導致貨源減少有三個原因,一是受去年旱災影響,受災后產量減少;二是春節前養殖戶為趕上好的銷售行情,淡水魚集中捕撈上市賣個好的價錢,使節后出塘量減少;三是立春后我省及江蘇產區大部分地區呈低溫氣候,致使魚的生長周期延長,從而導致本月貨源偏緊,價格全線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