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嚴格整治了學校附近的食品之后,不少家長發現,學校門口的小攤點沒有了,孩子們買的周邊店里的食品也是正規廠家出產的。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煙臺下一步擬試點中小學校設食品申訴舉報站,把不的小食品杜絕在校外。這是市政協一個提案,推動煙臺校園周邊食品發展。
在嚴格整治了學校附近的食品之后,不少家長發現,學校門口的小攤點沒有了,孩子們買的周邊店里的食品也是正規廠家出產的。還有個好消息要告訴大家,煙臺下一步擬試點中小學校設食品申訴舉報站,把不的小食品杜絕在校外。這是市政協一個提案,推動煙臺校園周邊食品發展。
校園周邊食品,一直是家長和社會關心的話題。為此,在年初的煙臺市政協全委會上,市政協委員、魯東大學副校長劉林德提交了《關于加強中小學周邊商店食品的建議》的提案。在隨后的提案分辦會上,經市政協研究和篩選,此提案被確定為當前亟需辦理的民生提案之一。
隨著提案的推進落實,水母網(www.shm.com.cn)了解到,目前,三部門聯合開展的為期兩個月的專項整治工作已經結束,正在試點在全市中小學校設立食品申訴舉報聯絡站,選定學校負責學生工作的老師作為聯絡員,發放食品法知識問答小冊子等,通過這些措施,構建保障校園食品的體制機制,切實為中小學生打造健康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一件提案保障了58萬中小學生的飲食,是今年煙臺市政協提案關注民生、取得實效的一個側面。小區健身器材維修、電梯維護、留守老人看病難……一大批群眾身邊的實事難事通過政協提案得到解決,這一樁樁民生好事的促成,都得益于煙臺市政協去年以來大力推動的“精品提案”工程。
煙臺市政協抓住提案是以組織的方式、從更高層面反映群眾的意見和呼聲這一特點,將群眾的訴求作為提案撰寫的重要內容,把提案的征集工作延伸到群眾的家中。他們通過開展“委員活動月”活動,組織委員到群眾家中,到田間地頭,采取串門子了解群眾所想,拉家常掌握群眾所困的方式,在基層想群眾之所想,急群眾之所急,辦群眾之所需。同時,加強對委員撰寫提案的指導,通過下鄉前發“明白紙”提要求,回來后開“培訓班”做輔導,引導委員根據走訪情況撰寫高質量提案,使大量群眾身邊亟需解決的問題被挖掘了出來,一批有情況、有分析、有對策的精品提案提交了上來。截至目前,共收到民生提案293件,占提案總數的67.3%。
市政協選擇部分群眾關注的急事、難事作為重點提案,協調市委、市政府、市政協領導到相關單位進行共同督辦。同時,建立民生提案臺賬,聯合市委市政府,對辦理情況實行一月一調度、一季一通報,一年一表彰,帶動了一大批民生實事的辦理和落實。活動開展以來,共解決群眾實際問題210多個。
針對部分涉及面廣、辦理難度確實較大的民生提案,市政協組織召開“提、辦”雙方對話協商會,同時,邀請市委市政府督查人員、群眾代表參與座談,座談會上,大家暢所欲言,委員闡述為什么會提,群眾代表說明為什么要辦,承辦單位解釋為什么難辦,大家共同商討下一步如何辦。通過協商,不僅讓“提、辦”雙方的心里亮堂了起來,而且讓群眾了解了相關工作目前面臨的困難,讓委員全程監督了提案的落實情況,讓部門明白了下一步的努力方向。
積極調動各界一起確保孩子們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