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菜籃子,裝著大民生。隨著中秋、國慶“雙節”的臨近,為了把蘇州市民的“菜籃子”托得更牢、更穩,南環橋市場積極發揮“大市場、大平臺、大流通”優勢,全力推動從物業管理型向經營服務型轉變,圍繞“雙節”民生保障工作,提早做好產地對接,提前調配貨源,強化應急儲備及市場數據監測一條龍工作,形成“保供貨、保交易、保安全、保配送”的“四!睓C制,發揮蘇州“菜籃子”保供穩價壓艙石作用,確!半p節”期間各類農副產品供應量足、價穩、食安,使市民度過一個歡樂、祥和的節日。
據介紹,2024年中秋、國慶期間,南環橋市場計劃每天上市約1.3萬噸各類生鮮農產品,按照上市總量比平時增加20%進行備貨。其中,蔬菜日均投放量在4500噸,水產品1000噸,水果1200噸,冷凍品1500噸,白條肉3000頭,冰鮮禽5.5萬只,豆制品以及各類南北干貨、禽蛋等,確保節日供應貨源充足及市場穩定,滿足市場節日需求。如遇供應不足等緊急情況,南環橋市場還將及時啟用6000平米冷庫內耐儲蔬菜,儲備量可以滿足市民多日的蔬菜需求,增強市場抗波動能力。
蘇州農盛源農副產品有限公司負責人趙銀州在南環橋經營蔬菜批發生意已經15年,“農盛源”品牌自有的種植基地遍布甘肅蘭州、江蘇泰州、廣東徐聞等地,按照往年的經驗,中秋前一周,他的備貨量都要比日常多20%左右。他表示,之所以要大量備貨,是因為臨近“雙節”,市民都會在家里備點貨、備點菜,各大商超近期的需求量也明顯增多,下游的商超和采購商會提前給他下單,所以他會提前從產地備貨,增加20%左右的供貨量。近期,他積極從產地調配貨源,按照“產地一車、在途兩車、銷售兩車、倉儲一車”的量調運,加密發車頻次。當前,白菜、蘿卜、土豆、青甘藍、番茄、豇豆、玉米等大宗類蔬菜均供應充足,可以有效滿足市民對當季新鮮蔬菜的需求。
據了解,為滿足消費者對當季時令特色農產品的嘗鮮需求,南環橋市場以節日需求為導向,在大眾品種供應量充足的同時,加強對時令品種、特色品種的調集,并與經營大戶簽訂保供協議,明確優惠措施并及時進行獎勵,豐富“雙節”市民餐桌。南環橋市場有關負責人表示,市場通過與各供應基地的信息聯動,對當季商品結構進行調整優化,動態擴大高原菜交易區域,并增加各類花色品種豐富市場供應。市場設立了專門的交易區域,以提高交易效率。地產菜是市民日常餐桌上的“主角”,“雙節”期間,更多美味的“本地菜”將走向市民餐桌。雞毛菜、茼蒿、毛豆、板栗,蘇州“水八仙”蓮藕、紅菱、茭白等時令秋菜搶“鮮”上市。同時,調集生菜、油麥菜、娃娃菜、蕃絲、小甘藍等共計30余個品種的昆明精品菜,以及天津的菠菜、香菜,廣東徐聞的韭菜、寧夏“小青仔”等葉類菜補充市場,實現讓市民“跟著緯度吃菜”。值得一提的是,從特色菌菇到各類水果禮盒、海鮮、品牌冰鮮禽及牛羊肉等,南環橋市場的貨物一應俱全。冷凍食品已成為市民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雙節”前夕,凍品的需求量也大幅增加。凍品市場內,工作人員正積極引導商戶對接產地、組織貨源、增加儲備,做好節前備貨。各式海鮮、高檔水產品是節日餐桌的主角,市場將組織多地貨源進場,為市民提供品質高的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