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對于保健食品的需求越來越大,然而,一些保健食品虛假夸大宣傳,某些不法人員翻新花樣欺騙消費者,特別是針對老年消費群體。近日,記者從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獲悉,2014年,市食品藥品監管局12331投訴舉報中心共接到保健食品類投訴舉報18件,其中立案查處2起無證經營行為。據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進行投訴舉報的大多為購買產品人員的子女,因自家老人長期或一次性購買保健食品數量較大,有的甚至現場付款千元以上。市食品藥品監管局在此提醒廣大市民:保健食品不是藥品,千萬不可輕信其“療效”的虛假宣傳。在購買時要提高鑒別能力,正確認識和合理使用,謹防上當受騙。
正確認識保健食品的屬性
據了解,保健食品是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即適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疾病為目的的食品。其本質仍然是食品,而不是藥品,不能疾病。任何宣傳保健食品具有作用的行為均是違法行為,都是對消費者的一種欺騙。
“現在有很多消費者購買保健食品用來治病,這是一種誤區。如果搞不清楚這一點,只會花了許多冤枉錢還治不好病,有的甚至還會延誤病情。”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說,市民購買保健食品前必須清楚其功能名稱,看清保健食品的原料和有效成分,看清產品的包裝、說明書等標識內容,關鍵是要了解標識功能是否適宜自身食用。
消費者要警惕幾大陷阱
從近年來社會上出現的一些保健食品違法違規的案例中可以發現,部分經銷商往往虛假夸大宣傳,以舉辦健康講座、健康體驗的名義推銷保健食品或推銷假冒偽劣保健食品,有的以會議營銷的模式,夸大宣傳保健食品的療效;有的以推薦藥品的名義進行宣傳,誤導消費者高價購買、盲目選購。某些銷售人員為了達到目的,促銷手段花樣繁多,常常是采用欺騙的手段來蒙蔽消費者。
一是打著“義診”旗號推銷產品。有一些保健食品經銷商來到社區、居民小區等處開展“免費檢測”活動,用虛高的檢測結果嚇唬消費者,進而推銷產品;二是借贈藥之名行推銷之實。一些保健食品公司不斷通過贈藥等手段,誘惑老年人掏錢購買保健食品,所贈“藥品”難辨好壞,用藥則難以保障;三是“免費抽獎”、贈送物品誘導老人消費。一些保健食品經銷商邀請老年人參加免費抽獎、免費送物等活動,活動過程中誘導老年人高價購買保健食品。
如何購買正規保健食品?
目前,保健食品的經營必須經食藥監部門許可并取得《食品流通許可證》。市食品藥品監管局相關負責人在此建議,市民購買保健食品應到信譽好、證照全的正規銷售場所購買。不要參加任何以產品銷售為目的的健康知識講座;不要通過會議銷售、電話銷售、免費試用等活動購買保健食品;要警惕藥品、保健食品的非法宣傳陷阱。作為消費者要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對有異議的保健食品,可登錄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在保健食品查詢系統中進行相關產品的真偽查詢。一旦發生食品藥品問題,請及時撥打12331進行投訴舉報,以便更好地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