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節儉風的到來,餐飲業今年的“風氣”不是很美好。據江蘇省統計局有關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江蘇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的營業額同比下降3.3%,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增長。而一季度,江蘇餐飲服務收入同比增5.7%,增幅為近10年來。
隨著節儉風的到來,餐飲業今年的“風氣”不是很美好。據江蘇省統計局有關人士表示,今年一季度,江蘇限額以上餐飲企業的營業額同比下降3.3%,歷史上首次出現負增長。而一季度,江蘇餐飲服務收入同比增5.7%,增幅為近10年來。
與,從來都以上流自居,而與老百姓拉開距離,和大眾疏離。公款消費曾經造就的消費產業鏈,使其行業價格高高在上,是病態的業態。實際上,餐飲業去掉奢華的消費,才能使市場留下真實的需求,價格合理化,餐飲業的發展才能步入正軌。
現在,在公款吃喝受到遏制的情況下,逼迫著餐轉型、調整,以回歸市場需求。據說,有行業人士盼望“遏制公款吃喝行動”像一陣風吹過才好。前不久有“吃喝戰線”現象潛伏于地下,讓他們誤以為是轉機。而餐飲業如果也往地下轉型,其實是在與政策硬碰硬,這是冒險,顯然不足取。
支撐奢華消費的主力軍不是普通百姓。以前,老百姓很少光顧酒店。現在,我們看到南京中高端酒樓飯店等開始“放低身段”,展開了餐飲標準降價、酒水降價等活動,一些以往高消費的酒店紛紛加入平價婚宴競爭行列,百姓婚宴家宴也受益“上檔次”了。并且,不少中餐飲行業在轉型中發展得很好,例如曾經的高端酒店“魚翅皇”,今年3月改名“隨心圓”,走大眾路線,4月份以來的營業額比上月增加了一倍。這步棋走對了。
市場是敏銳的,習慣于依附公款消費的行業,是畸形的、不健全的,注定走不遠。有些餐飲業脫離政府的有限需求立刻輝煌不在,反映出其經營模式的單一。不接地氣、不以大眾為核心的產業,生存和發展依靠偶然因素,如何贏得市場競爭?
事實上我們不難發現,如今的這個大環境正由鋪張浪費變得節儉務實,而今是越來越崇拜理性消費的今天,誰都想圖個實惠。高端餐飲放下身段,尚待開發的項目還有很多,且其本身虛高的價格也該適度下調。回歸理性價位,終會得到市場的青睞。反之,公眾吃不起,不光顧的“”,其命運走向又有誰能夠去關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