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海鮮市場,相比冷冷清清的現場批發零售,網上銷售卻是如火如荼。為此,市場還為外賣員開了專門的拿貨通道,一時間快遞海鮮這種新的消費方式火了……
4月19日下午2點,記者來到京深海鮮市場北2門,只見兩張鐵桌子外20名快遞小哥正排隊取單。桌子的另一側幾位商戶提著剛剛包裝好的海鮮,看著手機,尋找著相應的外賣員。
“這段時間市場里沒什么消費者,但線上訂單成了購買海鮮的主要方式。像我用三部手機接單送貨,都忙不過來呢!”扛著兩箱貨的快遞員徐明邊往外走邊說。
路邊,幾十輛快遞專用電動車排了幾十米長。個別快遞員,剛停下車,就坐在車上開始接單。“疫情前我們大部分人是送餐員。現在都轉行專干這個,而且特別忙。一天下來至少要接十幾單貨。”說著徐明又接上了一單貨。
“如今,人們的消費方式變了。”在京深海鮮市場經營了5年的老馬感慨地說,“今年以來,每天銷量大多來自于線上,微信訂貨、轉賬,再由快遞送貨已成了趨勢。大家也都開了網店。像徐明他們,很多人也轉到我們這送貨。”老馬說,快遞海鮮真是火了,也解決了我們當前銷路的問題。
“如今,我們每天早晨4點就得開業準備,比疫情前要早一個小時。分貨、包裝、找快遞接單,有時要忙到很晚。”老馬說,雖然每天的營業額還是趕不上同期,但商戶都在拓展著自家的銷路。“盡努力吧,能賣多少是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