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青團一口春”,清明臨近,傳統節令食品青團、麻糍、艾餃等進入產銷旺季。為保障群眾飲食安全,定遠縣市場監管局開展清明節前食品安全專項檢查行動,多舉措壓實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
加強突擊檢查,嚴控食品風險隱患。在生產環節,以糕點生產企業、傳統手工?青團小作坊為重點對象,排查加工環境衛生、設備清洗消毒、食品添加劑使用、原料糯米粉、豆沙餡料進貨查驗與貯存條件等情況。在經營環節,以商超、蛋糕店為重點場所,排查產品標簽標識是否清晰規范、儲存條件是否符合要求、防塵防蟲設施是否完好等,要求經營者嚴格落實索證索票、進貨查驗制度,確保食品來源可追溯。截至目前,已檢查食品生產經營單位175戶,排除食品安全隱患23條,下達責令改正通知書5份。
加強靶向抽檢,筑牢食品安全防線。緊抓清明節期間群眾消費特點,隨機抽檢青團、糕點、韭菜、筍尖、食用菌、水產品、肉制品等節日熱銷食品和相關食用農產品,重點檢測微生物、農藥殘留、獸藥殘留、重金屬、食品添加劑以及非法添加物等關鍵安全指標。目前,已抽食品及食用農產品90批次,檢測結果將及時通過政府網站向社會公示。對于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食品,縣局將啟動核查處置程序,嚴格按照“五個到位”要求,督促食品生產經營者立即采取下架、召回、封存等風險防控措施,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加強約談培訓,壓實企業主體責任。針對檢查中發現的部分企業存在原輔料索證索票不齊、防蠅防蟲設施不足、車間環境衛生不整潔、產品貯存不規范等問題,組織9家相關食品生產經營單位召開責任約談會。現場通報典型案例,詳細解讀《企業落實食品安全主體責任監督管理規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等法律法規,要求企業牢固樹立食品安全底線意識,嚴格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強化生產經營過程管控,不斷提升企業質量安全保障水平。
加強宣傳引導,提升群眾安全意識。充分利用微信公眾號、市場公示欄等途徑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應選擇證照齊全、管理規范、貯存條件良好的經營單位購買。在購買時要留存好購物發票等有關憑證,一旦發生消費糾紛可作為維權依據。食用青團時要注意蒸熟煮透,老人、小孩、糖尿病患者以及消化功能不佳的人群食用要適量,對某些食物過敏的消費者,購買時需查看標簽上的配料表和致敏物質提示,選擇合適的品種,防止致敏物質攝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