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消費者發現,超市3元以下的飲料似乎越來越少了,“3元錢已經買不到飲料了”話題沖上微博熱搜。這一現象是否意味著“3元飲料時代”的結束?
走訪長沙多個便利店、商超,發現大部分飲料的零售價都已超過3元,3元以下的飲料主要為促銷商品和罐裝的雪碧、可樂等。電商平臺上的3元以下飲料也多為折扣或臨期產品。
康師傅此前宣布漲價的飲品,在長沙多家商超和便利店的零售價都已調整至漲價后的3.5元?祹煾悼头硎,漲價主要是由于原材料、用工成本上漲等原因。此次漲價并非康師傅獨.有的現象,今年早些時候,農夫山泉、養樂多等品牌也已上調部分產品價格。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月至11月,全國限額以上單位飲料類消費品零售總額2734億元,同比增長2.8%。盡管有所增長,但相比于同期全國限額以上單位商品零售總額5.6%的增長率而言,還是略微落后。
海通證券的研究報告顯示,軟飲料行業的成本中,原材料、制造與人工、白砂糖等占比較大。中國糖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2022/23年制糖期全國食糖生產量減少,成品白糖平均銷售價格同比大幅回升。業內專家表示,食品飲料行業當前面臨原材料成本上漲、供應鏈瓶頸等挑戰,適當漲價符合市場規律。
業內專家表示:“如果頭部企業不漲價的話,基本上其他企業更難漲價,或者干脆不敢漲價!睔v次飲料漲價顯示,通常是原材料成本上漲1-2個季度后出現漲價,由龍頭公司率先提價,其余競品在3-6個月左右跟進。軟飲料消費者以30歲以下的年輕群體為主,這個群體總體對價格不敏感。“這些單價高一兩塊錢,甚至兩三塊錢以上的產品,年輕人其實照買不誤,從理論上講,市場有提價空間,這是zui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