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生產和碳排放有什么關系?乳業碳排放在全球比重有多大?中國乳企在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上有什么貢獻?
“我們堅持可持續的生產方式,一方面通過植樹治沙等方式推動綠色發展,另一方面是通過AI等技術變革不斷降低能耗與碳排放!痹诮谂e辦的夏季達沃斯論壇上,作為中國乳業代表,蒙牛集團總裁盧敏放分享了由“一加一減”組成的“蒙牛綠色發展公式”。
在多數人印象中,牛奶屬于農產品,碳排放量無法和工業相比,真相卻不盡如此。根據聯糧農組織數據,目前畜牧業碳排放量約占全球總排放量的比重高達15%。在世界范圍內,如何做好“碳中和”,如今已經成為所有乳企發展中不容回避的重大課題。
在位于黃河“幾字彎”的烏蘭布和沙漠,蒙牛集團用10余年的時間瀚海耕綠,“我們種下9700多萬棵樹,綠化沙漠200多平方公里”,盧敏放用一串數字,為達沃斯論壇上的嘉賓們勾勒出蒙牛在無垠黃沙上的綠色足跡。
曾經的沙漠,通過蒙牛人的久久為功,如今已經形成了喬、灌、草立體生態系統,了生物多樣性,構筑起國際生態保護示范區。據測算,蒙牛人一草一木種出“沙漠綠洲”,未來30年預計可固碳110萬噸。
蒙牛的“綠色加法”除了耕綠,還包括廢料變肥料的“變負為正”。盧敏放指出,蒙牛在治沙的同時首創了沙漠有機牧場,實現“治沙哺業”,通過實現種養結合、糞污還田、有機循環,對于推進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鞏固和提升生態系統碳匯能力具有示范作用,入選了全球契約組織的《企業碳中和路徑圖》。
截至目前,蒙牛集團合作牧場已全部實現糞污資源化利用,旗下中國圣牧實現100%糞污無害化還田,為乳業發展循環經濟樹立了典范。
如今,森林面積日益萎縮的的背景下,環保上做的“加法”,除了“新增量”,還有少毀林帶來“保存量”,讓森林生態自己做“加法”。
蒙牛集團執行總裁李鵬程在達沃斯論壇“構建可持續供應鏈,熱帶雨林聯盟在行動”對話會上表示,蒙牛今年發布了《蒙牛森林保護政策》,率行業之先,承諾努力實現2030年零森林砍伐的目標,從制度、供應鏈、產業鏈以及組織合作發力,系統、科學地在保護森林生態系統,“予自然共綻放”,保護生物多樣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