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國內功能飲料領域,上世紀90年代就進入中國市場的紅牛,憑借先入者的優勢,一舉發展成為業內領軍品牌。不過近年來,國內有一個國產品牌強勢崛起,試圖挑戰紅牛的市場地位,它就是東鵬特飲。
東鵬特飲的前身,是深圳一家豆奶廠,一度瀕臨倒閉。
其前身是深圳市豆奶飲料廠,創建于1987年。1997年,東鵬特飲就有了,但當時東鵬的產品主要是涼茶與純凈水,而且產品度非常低,在深圳本地都沒幾個人記得住,業績更是一塌糊涂。雖然公司在97年的時候就推出了東鵬特飲,但當時該產品還不是公司的主打產品。到03年的時候企業連工資都發不出去,工廠瀕臨倒閉。在國家政策鼓勵下,東鵬變成了民營股份制企業。
接手公司的人叫林木勤,從事飲料行業10年,時任銷售總經理。而林木勤和功能飲料行業的淵源也不淺,他曾經是紅牛代工廠的高管,可以說這個行業十分了解。當他知道東鵬特飲將要出售時,沒有任何的猶豫當即買下。剛一接手,他就開展了強有力的改革措施。當時,紅牛已經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且受到國人的喜愛,占據了大部分的市場。
可以說,當時的東鵬特飲毫無優勢,但是林木勤卻并沒有放棄。接手后,林木勤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而且,他給自己定了個目標:選擇東莞做個橋頭堡,如果做不到一個億,就不向外擴張。從2003年到2010年,東鵬產值從1500萬提升到2.5億。
從2013年開始,東鵬走出廣東,進入了發展的快車道。
而且在接手東鵬后,林氏兄弟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尤其是在成本方面,控制得非常嚴格,借此把工廠的局勢穩定了下來。
為了跟紅牛區分開來,林氏兄弟在包裝和價格方面進行差異化經營。紅牛用的是灌裝,東鵬特飲便用瓶裝;紅牛賣6元一瓶,東鵬就賣3.5元每瓶。重要的是,公司錯開了紅牛主打的一、二線市場,而是把目標放在三、四線市場上。憑借差異化競爭,東鵬特飲在功能飲料行業,硬生生沖出了一條路,并迅速在東莞市場引爆,銷售額很快便突破一億元。
此后,東鵬特飲逐漸向其他城市拓展。13年的時候,為了進軍全國市場,公司請來謝霆鋒代言產品,憑借“累了困了,喝東鵬特飲”這一句簡單直接的廣告詞,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其市占率穩步提升。15年,東鵬特飲提出“年輕就要醒著拼”的品牌口號,開始在綜藝、大劇、體育等多方面展開品牌年輕化戰略。
特別是在兩年后推出金罐款豐富產品組合后,公司的年銷售額超過40億元,平均每天銷量達到800萬瓶左右。2018年,業績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東鵬特飲整體規模達到50億元,成為國內僅次于紅牛的第二大功能性飲料品牌。
今年7月,東鵬又贊助了2019年CEC中國汽車耐力賽天津站,借助體育賽事進一步提升品牌度。加上去年取代紅牛成為中超聯盟官方贊助商,以及CCTV世界杯轉播贊助商,可以看出東鵬已成為紅牛在中國市場強大的競爭對手。
值得關注的是,隨著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東鵬特飲的地位并不穩固。前有紅牛這座大山,后又步步緊逼的樂虎。據悉,樂虎去年銷售額超30億元,與東鵬特飲、紅牛形成功能飲料領域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而東鵬特飲要保持現有的高增長,必須要進一步強化品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