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十三五”時期我國糧食安全發展成就。“十三五”時期,我國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持續增強,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供應充裕、市場穩定。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12日舉行新聞發布會,集中發布“十三五”時期我國糧食安全發展成就。
“十三五”時期,我國糧食生產、儲備、流通能力持續增強,糧食連年豐收、庫存充實、供應充裕、市場穩定。2020年全國糧食總產量達13390億斤。糧食安全形勢持續向好,為國民經濟健康發展奠定了雄厚的物質基礎。
糧食連年豐收 端牢“中國飯碗”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發言人 方進:國家先后出臺了健全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實施優質糧食工程、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實施重要農產品保障戰略。
“十三五”時期,糧食收儲制度改革進一步深化。按照中央部署要求,從2016年起對東北地區玉米實行“市場化收購加補貼”新機制,理順了價格形成機制和市場流通秩序;完善稻谷和小麥收購價政策,市場化收購比重大幅提高,糧食市場活力進一步增強。
優質糧食工程推進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
既要吃得飽還要吃得好,2017年起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啟動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動糧食產業創新發展,增加優質糧油產品供給。
春種還未開始,浙江湖州的種糧大戶在當地糧食局的牽線下,和龍頭企業、加工產業園簽訂優質糧食生產訂單,手握訂單去種田,銷路和價格不發愁。
優質糧食訂單簽訂現場:今天我們把今年的種植協議簽掉,吃個定心丸。
浙江湖州南潯區 田來根:沒簽訂單之前,農戶就是分散經營。這邊搞一塊,那邊搞一塊。訂單簽好了,我們田塊收入穩定了。
浙江湖州星光農業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張杏初:優質糧食訂單價格的話,我們是高于國家保護價。
給收益一個可見的預期。優質糧食工程2017年在湖州全面推開后,農戶與龍頭企業在政府的主導下,建立起了更加緊密的聯系:“專業大戶種植—龍頭企業社會化服務—產業園加工經營”三方共贏的模式,讓耕地種田有了更多的增收空間。
浙江省湖州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糧食與物資管理處副處長 錢國良:這樣就形成了“企業+糧庫+農戶”的利益聯接機制,產業聯動、資源共享和效益提升,終實現了區域的穩糧保供。
實施優質糧食工程以來,財政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累計投入中央財政資金215億元,帶動地方和社會投資600多億元;建成糧食產后服務中心4000多個,新建和改造提升糧食質檢機構1500多個,扶持中國好糧油示范縣389個,實現了糧食增產與提質并重。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規劃建設司司長 錢毅:“十四五”期間優質糧食工程將力爭實現增加量達1億噸,在更高水平上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保供穩市 糧食市場調控多方聯動
按照中央六穩六保的要求,國家發改委、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聯動多部門全力做好應急保供,維護糧食市場穩定有序。
首先建立重點地區聯動保障機制,組織糧食應急加工企業復工復產,定向投放政策性糧食,持續穩定供應;建立“產購儲加銷”協同保障機制,健全監測預警體系,保持糧食市場運行總體穩定。 7.jpg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發言人 方進:中央儲備糧規模保持穩定,地方儲備能夠滿足產區三個月、銷區六個月、產銷平衡區四個半月的市場供應量,有36個大中城市建立了一定數量的成品糧油儲備,糧食儲備體系不斷健全,有效發揮了守底線、穩預期、保安全的關鍵作用。
做好應急保供,維護市場穩定。從中央到地方,加大執法檢查力度,充分發揮考核“指揮棒”作用,嚴肅查辦重大敏感涉糧案件,對責任人員從嚴追責問責。2020年12325監管熱線接收投訴舉報上萬件,給予警告以上行政處罰277例。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執法督查局局長 鐘海濤:各級糧食執法督查機構共開展執法檢查27萬次,查辦涉糧案件1.6萬起。完成全國政策性糧食庫存數量和質量大清查,交上了一本實實在在的“明白賬”,增添了我們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底氣和信心。
反對浪費 全鏈條推進節糧減損
盡管我國糧食連年豐收,但中長期供求仍呈緊平衡狀態,糧食安全面臨新挑戰,一手抓糧食生產,一手狠抓節約糧食、反對浪費,才能真正有底氣將自己的飯碗端牢。
統計顯示,在產后環節,每年糧食儲藏、運輸、加工環節損失量達700億斤以上,相當于吉林省一年的糧食產量。在農戶儲糧環節,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會同科學技術部,建設標準化儲糧裝具總規模達到近1000萬套,有效減少糧食產后損失。
在消費和流通環節,創新業態和服務。大力發展中央廚房,以初次加工、統一配送等形式,減少原材料浪費利用;集中推出小包裝米面油、小份量蔬菜餐食等生產線適應市場需要。
江蘇省糧食集團董事長 王剛:及時開發出了小包裝的專用面粉,一方面適合小家庭生活的需要,另外一方面,我們在小包裝上搭配了加工面條、加工糕點的專業配方,使我們小家庭能夠減少浪費,自己加工開發出比較可口的美食。
反對浪費,全鏈條推進節糧減損也被列為十四五糧食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剛剛通過的反食品浪費法和修訂后的《糧食流通管理條例》以立法的高度,加強對糧食生產、流通等多個環節的監管,明確了防止和減少糧食損失浪費的措施,保障國家糧食安全。
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新聞發言人 方進:發揮糧食安全教育基地的功能作用,宣傳節糧減損的知識,大力倡導科學文明消費方式,在全社會營造愛護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濃厚氛圍。
來源:蘇糧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