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燒臘、湛江海鮮、饒平鹽焗雞……廣東地方特色食品種類繁多,食品安全該如何監管?答案就在于“社會共治”。昨日,廣東省食安辦次召開全省食品行業社會組織工作經驗交流會,研究探討食品行業社會組織主題作用的發揮機制,推動構建廣東食品安全社會共治格局。
事實上,在廣東的食品安全社會治理中,行業組織已經成為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環。湛江市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通過行業標準、行業公約,打造“中國對蝦之都”和“湛江水海產品外貿轉型升級示范基地”;河源市酒類行業協會推動出臺《廣東黃酒》食品安全地方標準,創建中國客家黃酒生產基地;佛山市南海區計量標準化協會探索建設食品集中加工中心,打造全國首份燒臘聯盟標準;饒平縣食品行業商會鹽焗雞專業分會通過規范加工技術標準,引導產業集群發展等,均為食品安全治理闖出一條有廣東特色的路子。
下一步,廣東各地還將繼續推進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通過明確多元治理主體的職能,提升多元治理主體的治理能力,讓眾多社會力量通過不同形式參與到食品安全治理的各個領域和環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