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年,疫情對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帶來較大沖擊,人們的生活方式、購物渠道等隨之發生了改變。疫情期間,銷售量大幅增長的品類主要是與防疫相關的產品以及居家隔離必需的食品,如調味品、方便面、速凍食品等,這些品類的快速增長都在預期之中。但也有一些預期之外的品類逆勢增長,例如,能排解疫情下產生的焦慮感和負面情緒的冰淇淋。在華潤天津超市,今年2月份冰淇淋銷量同比增長8%。
為保障生產供應,全國冰淇淋行業以“國家有災難,我們當自強”的奮斗精神面對疫情,在做好防控的同時,努力自救恢復生產,積極組織科研和新產品開發,進行新項目建設,為今年冰淇淋市場向好發展儲備力量,力爭奪取抗疫與生產雙勝利。同時,冰淇淋行業還積極響應國家號召,主動承擔社會責任,捐款捐物,以各種形式積極支援抗疫。 ”

冰淇淋行業勇擔社會責任
抗疫工作開展以來,全國冰淇淋行業積極奉獻愛心,溫暖,保障供應,共克時艱,為奪取抗疫斗爭全面勝利貢獻力量。
伊利集團在疫情發生后,時間啟動了防控預案,決定在給醫護人員及患者提供營養支持的同時,持續投入1億元用于抗擊疫情;蒙牛集團在中糧集團的帶領下,捐贈款物達7.4億元。全國冰淇淋行業萬眾一心抗疫保供,彰顯了社會責任和擔當。
與此同時,復工企業努力克服疫情造成的多種困難,想方設法維持生產。人員少,企業內部調劑二線人員上,車間之間相互支援,專車接外地員工回廠上班;物流受阻和上下游企業停產,積極與有關部門協調溝通;銷售渠道不暢,積極開通網上和社區送貨服務;資金緊張,努力開源節流,爭取政策支持。這些都為抗疫中冰淇淋的供應及今年冰淇淋市場爭取了向好的前景。
冰淇淋行業在食品行業中不具龍頭性質,但它自成體系,具有完整的產業鏈和較強的發展潛力。據中國焙烤食品糖制品工業協會統計,全國冰淇淋行業2018年171家規模以上企業(主營業務2000萬元以上)產量合計為239.54萬噸,主營業務收入272.88億元。業內人士認為,如全項統計(包括主營業務在2000萬元以下以及占市場較大份額的商業軟冰淇淋業態),2018年全國冰淇淋產量應高于500萬噸,銷售額將翻番。若再包括冰淇淋相關的機械制造、食品配料、包裝材料、模具、售賣機等,行業規模更是不容小覷。
疫情下行業面臨困境
目前,疫情之下,冰淇淋行業正在努力復工復產,力爭今年減少損失。
中國冰淇淋產業博覽會近對冰淇淋及相關配套行業共30家企業進行了調查,除了冰淇淋龍頭企業,如伊利、蒙牛一直堅持生產外,被調查的多數冰淇淋企業及有關企業在春節及一段時間內放假停產。目前,企業復工率已達73%,其中復產達80%及以上的占65%。
復工復產中,行業遇到了許多困難。被調查企業中,缺少員工的占50%;交通物流不暢影響產銷的占46%;受上下游企業影響生產的占39.2%;缺少資金的占17.85%;現無訂單的占7.1%;防疫物資和設施短缺的占21.42%;存在銷售渠道不暢問題的占14.2%。
對于今年冰淇淋行業產銷情況,許多企業認為,受疫情影響形勢不樂觀。被調查企業中,僅有10%的企業預計今年產銷將會增長,增幅在20%—30%,這些企業主要是冰柜制造商、新型冰淇淋售賣機及2019年在各地新建銷售點的冰淇淋企業。而預計產銷持平和下降的企業占比相加達63.2%。
中食協糖果巧克力專委會副楊鳳利介紹,因疫情和國際股市、油價等行情影響,人們對消費預期具有不確定性,市場充斥恐慌情緒,冰淇淋大宗原料呈現供大于求形勢,價格下跌。如進口全脂乳粉價格近日降到26000元/噸,而不少進口商每噸成本達27000元/噸。同時,許多乳品企業由于運輸問題,鮮奶積壓轉而噴成乳粉,加大市場供應量。3月13日,國際上棕櫚油期貨也下跌9%,這都將對冰淇淋行業造成影響。

創新研發從未暫停
“疫情給行業產銷帶來困難。疫情過后,隨著消費市場的恢復,消費需求可能發生變化。目前行業正在產品品質升級、質量提升、原材料成本降低等方面展開工作,以減少疫情帶來的損失。”中國冰淇淋產業博覽會組委會負責人張小弘介紹,為辦好今年冰淇淋博覽會,程度服務好參展企業,目前組委會正在與國內外客商深入銜接,積極開展海內外招商,同時持續進行前期投入,保障有效專業客戶數量,組織好各類同期活動,為展商提供更勝于往年的會務、餐飲等專項服務,將疫情造成的損失小化。
“冰淇淋行業今年處于困難時期,作為冰淇淋科研基地,我們將深入開展科研攻關,為行業發展提供智慧與能量。”天津商業大學劉愛國教授說。
抗疫中冰淇淋科研新項目研究從未被按下暫停鍵。天津商業大學被譽為冰淇淋行業的“黃埔軍校”,劉愛國教授帶領他的團隊在抗擊疫情期間,利用寒假和教學任務較少的時間段,對影響冰淇淋貯運過程變化的冰晶體變大、酸奶冰淇淋口感粗糙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成果豐碩。他們研究出的新型復配乳化穩定劑,可以使冰淇淋在28℃下放置30分鐘后,再置于-18℃冰箱內凍藏12小時,仍未使冰晶體變大和組織變粗糙。針對預防病毒要增加免疫能力的要求,結合冷凍飲品銷售冷鏈能很好地保持免疫蛋白功能特性的優勢,研發出具有高免疫特性的冷凍飲品,已申請專利并獲得省部級項目資助。與此同時,該校針對冷凍飲品的節能降耗研究已申報省部級和相關項目。冰淇淋專家李景民利用校企合作的產學研平臺和冷凍飲品與噴霧干燥工藝的技術優勢,研發出香氣濃郁、口味純正的酸奶粉、果蔬粉等產品。
迎合營養健康消費需求,眾多企業開發功能與保健型冰淇淋。蘇州可米可酷食品有限公司的研發團隊通過深入分析疫情帶來的市場變化,針對家庭線上銷售,研發出草莓、芝士、牛油果和榴蓮等多款低熱量、富含益生菌、高蛋白的新產品,已有3種全新產品進行規模化生產。天津艾爾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聯合央企等大型企業先后完成了減糖型冰淇淋產品、植物基冰淇淋產品口感改良和風味釋放的優化、棉花糖新口味冰淇淋產品等項目,還開發出涼茶冰棍、益生菌雪糕、金銀花提取物和柑橘屬提取物等有助提升免疫力的多個產品。必優食品工業(昆山)有限公司研究出低脂減糖冰淇淋結構設計、水冰顆粒懸浮穩定劑解決方案和糯米皮抗返生配方設計。英鵬(天津)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抗疫中科研再上新臺階,以天然山楂抽提物為核心,開發出升級版的山楂冰淇淋及飲料系列產品,健康時尚的賣點、200元—1300元/噸料值和標準化工藝配方,受到客戶歡迎。德州魯櫻食品有限公司開發的以麥芽糖醇液、紅小豆為主料的無蔗糖紅豆沙,給避糖人群提供了新的選擇。海南南國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植物營養素,九三集團(黑龍江)豆粉有限公司北安分公司、沈陽藍新新食品有限公司等生產的豆粉,為冰淇淋行業提供了原料上的多種選擇。
弘揚傳統品牌,打造鮮與純冰淇淋。上海益民食品一廠有限公司開發了大白兔雪糕等新產品,高唱鮮奶與童年味道之歌,并已在光明天貓旗艦店限量發售,未來還將進入線下各零售渠道。哈爾濱馬迭爾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今年的經營秘訣仍是堅守傳統經典冰淇淋老傳統,同時開辟新通道,今年產銷預計同比增長30%。內蒙古田牧乳業有限公司今年主打純鮮奶冰淇淋,利用自身奶源優勢,引進鮮奶降膜蒸發濃縮設備,實現不加一滴配料用水的100%純鮮奶冰淇淋產品,并同時開發了低脂冰淇淋。天津優康食品有限公司總經理、冰淇淋行業專家楊明采用原輔料,通過優化設計,為國內大中型企業研發出高端系列獨特產品。
追求時尚,產品跨界搶眼球。廣東美怡樂食品有限公司為今年市場準備了全新口味的脆寶脆皮、奶黃流心醬的花心王子脆筒、法式奶酪檸檬茶、雪里紅夾心脆皮,烏龍奶茶、醬香海苔等冰淇淋產品。沈陽德氏企業集團有限公司新產品在跨界中愉悅人們精神,開發了德式黑啤酒雪糕、黃小松冰淇淋、德氏黑椰殼奶茶等數款新品,口味獨特、營養豐富,反響不俗。江西康怡食品有限公司今年正在建設冷鏈新廠房,在杭州成立了電商及新媒體公司,今年將上市夢享族五大洲脆筒、喜茶杯等新產品。河南中大恒源生物股份科技有限公司利用姜黃植物提取物開發了姜黃冰淇淋及飲料等產品,提高生物利用度,幫助增加人體免疫力。福建龍旺食品飲料有限公司近開發出太空杯焦糖味、經典牛油果、百香果等20多種冰淇淋產品。上海卿緣經貿有限公司主打榴蓮品種,為用戶提供馬來西亞液氮帶殼榴蓮、榴蓮冰淇淋、刺果番荔枝雪芭等產品。臨縣冰星冷飲有限公司小樣4+1、朵朵七彩紅、萬花筒等新產品頗富童趣。
冰淇淋機械及配套行業在節能減排、提高效率、智能化和定制化服務等方面成果可圈可點。澳柯瑪商用電器有限公司今年針對冰淇淋零售端推出了多款大功率低能耗的商用冷柜,并開展定制化產品服務、滿足不同客戶需求,預計今年產銷增長20%。上海南華換熱器制造有限公司根據用戶需求,開發了更適用于高黏度物料的刮板換熱器產品,提高了產能,降低了能耗。杭州磨味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前臺冰淇淋機,開發了四缸移動花車產品、單缸商用機產品,預計今年銷售額同比將增長30%以上。此外,天津標星食品機械有限公司開發的冰淇淋自動落蛋卷裝置已申請專利,南京美恒食品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冰淇淋機,在化繁為簡簡化機器生產步驟方面也取得了可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