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和助力健康中國不可或缺的重要產業。近日,中央提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增強發展新動能。”這也為奶業的科技創新提出了發展方向。
如何理解“新質生產力”?如何運用“新質生產力”?在國際化的進程下,如何更好地理解這個概念,成為頭部企業需要思考的議題。
近日,伊利憑借國際化舉措和數字化成果呈現在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簡稱:進博會)和2023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簡稱:互聯網大會),其多款高品質產品吸引國內外消費者,也讓更多人看到,伊利對“新質生產力”的有力詮釋。
伊利通過“國際化戰略”構建了一張覆蓋全球資源體系、全球創新體系、全球市場體系的骨干大網,與此同時,其不斷加速數字化轉型也為開拓世界“乳業絲路”持續賦能,助力“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成為現實。
當前,全球化推動經濟快速發展,科技革命、產業變革、消費升級加速國際分工細化,國際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加速重構。如何運用全球資源賦能中國產業的蓬勃發展?成為頭部企業必須要回答的問題。
今年的進博會上,作為中國乳業代表伊利帶來了新西蘭優質奶源的金典新西蘭純牛奶、新西蘭進口全脂奶粉、金領冠睿護、牧恩黃油等明星產品,這些匯聚全球力量打造的高品質產品,將世界的目光聚焦在“中國乳業”的展臺上。業內人士表示,伊利全球化、高品質產品滿足了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其攜手全球合作伙伴構建具有韌性的全產業鏈,為中國乳業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早在2006年,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就把國際化視為企業發展的重要戰略,正式開啟了國際化征程。他提出“讓世界共享健康”的夢想,通過“共商健康議題、共建健康生態、共享健康成果”,攜手全球產業鏈建設“全球健康生態圈”,開拓一條讓世界共享健康的“乳業絲路”。
在推進國際化的進程中,伊利堅持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相結合,加緊推進全球產業鏈合作,不斷加碼全球乳業布局:2014年,在新西蘭建成了大一體化乳業基地之一的大洋洲生產基地;2018年,在東南亞收購泰國本土大冰淇淋企業Chomthana;2019年,完成對新西蘭第二大乳業合作社威士蘭乳業的收購;2021年,在印尼建成迄今為止中國乳企在東南亞建設的大生產基地伊利印尼乳業生產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