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進博會在上海舉行。作為暢通國內大循環、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進博會舉辦六年間為全球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廣闊平臺,向世界傳遞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音。
11月5日至10日,第六屆進博會在上海舉行。作為暢通國內大循環、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的重要樞紐,進博會舉辦六年間為全球提供了交流合作的廣闊平臺,向世界傳遞了中國高水平對外開放的強音。
作為進博會的老朋友,這已經是伊利第六次參加進博會。自2018年首屆進博會開幕以來,伊利始終堅持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相結合,為全球乳業合作打造出三大實踐路徑,成為中國乳業走出去的典范。
打通讓世界共享健康的“乳業絲路”。2013年,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提出,伊利積極響應并深化全球布局,相繼在新西蘭、泰國、印尼建立了生產基地,不僅推動中國乳業走出去邁上了新的臺階,也不斷為“乳業絲路”沿線創造合作機會,擴大價值共享。
連續六屆參展進博會的大洋洲乳業便是伊利所打造的“乳業絲路”的重要一環。2014年,伊利布局坐落在南半球黃金奶源帶的新西蘭,打造了一體化乳業基地——伊利大洋洲乳業;2017年,伊利大洋洲生產基地二期揭牌,該項目被認為是中新兩國加強經貿合作標志性的項目,也因其“輸出管理、輸出標準、輸出智慧”的模式,成為落實“一帶一路”倡議的新典范、中國乳業國際化的先進“樣本”。
共建讓世界共享繁榮的“全球健康生態圈”。伊利除了在全球進行生產基地布局外,還積極與荷蘭、丹麥等國家開展奶源合作,與利樂、嘉吉、杜邦、羅蓋特等全球知.名供應商開展技術合作,與瓦赫寧根大學、劍橋大學、國家乳業技術創新中心等國內外專業高校、科研機構開展創新合作,把“全球健康生態圈”越做越大。
借助進博會搭建的國際合作平臺,伊利不斷深化全球乳業合作共贏的新篇章。第二屆進博會上,伊利與芬美意、利樂、嘉吉等13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現場簽約,打造行業內“可持續發展供應鏈全球網絡”;在第五屆進博會,伊利與菲仕蘭、科漢森、羅蓋特等43家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共同簽署《零碳聯盟章程》……目前,伊利擁有全球研發創新中心15個,全球合作伙伴總計2000多家,這些都成為了中國乳業讓世界共享健康的重要力量。
強化讓世界共享機遇的“全球產業鏈”。在不斷深化國際化布局的同時,伊利積極踐行與全球合作伙伴共商健康議題、共建健康生態、共享健康成果的理念,將高水平“走出去”與高質量“引進來”相結合,不斷匯聚全球力量,深化科技創新、加快數智化升級、踐行綠色發展,構建富有韌性的全球產業鏈,推動乳業高質量發展。
在科技創新方面,伊利依托全球先進的創新體系,開展“從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全產業鏈創新合作,不斷破解乳業“卡脖子”問題,提升產業鏈抵御風險的能力。在數字化方面,伊利在行業內多方位推進數字化轉型,將數字化升級融入全產業鏈“毛.細血管”,通過打造智慧牧場、智能工廠、推動“全域、全場景、全生命周期”的消費者數智化運營等,持續提升產業鏈發展質量與效率。在綠色發展方面,伊利作為先行者已連續13年開展企業內的全面碳盤查,建成了行業數據較為全面的碳盤查數據庫;2012年實現了碳達峰,并計劃于2050年前實現全產業鏈碳中和,不斷繪就乳產業鏈可持續發展的底色。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與進博會的雙重賦能下,伊利走出了一條中國乳業開放合作的高質量發展之路,成為乳業走出去的典范。相信,在與“一帶一路”倡議共成長、與進博會共發展的未來,伊利依托全球先進布局,必將加快構建富有韌性的產業鏈,擘畫奶業高質量發展新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