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歲在庚子,歷史必將銘記。一場疫情突然襲來,迅速蔓延至。這個春天,14億人民眾志成城、團結一心,打響了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
這場戰“疫”,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場大考。無論是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和身體健康的醫務人員、潛心研制抗病毒疫苗的科研人員,還是堅守基層的社區工作者、復工復產生產線的勞動者,大家都在辛勤付出,為匯聚眾志成城共同戰“疫”的強大力量留下一個個生動感人的烙印。
這場戰“疫”,每個人都是“沖鋒者”、“戰斗者”。作為健康領域的龍頭企業,伊利累計捐贈2.8億為抗疫貢獻力量,許許多多的伊利人也堅守在抗疫線,守護著醫務人員、科研人員、社區干部、普通勞動者……用溫暖與真情守望生命,以責任與擔當書寫大愛篇章,向這個時代交上了一份企業公民的優異答卷。
與時間賽跑
2020年1月23日,除夕前一天,武漢封城。所有關乎春節的歡娛,仿佛在那一刻靜止。
疫情突如其來,打亂了人們正常的生活節奏。
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刻不容緩!
黨中央高瞻遠矚的戰略決策、堅如磐石的意志信念、一心為民的真摯情懷,提振著全民信心。
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眾多企業發揮各自優勢,全力以赴支援湖北,助力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作為規模、產品品類全的乳制品企業,伊利毫無遲滯地作出快速反應——
1月20日,伊利啟動《新型冠狀病毒防控預案》,調動資源,時刻關注疫情變化;
1月25日,伊利向紅十字基金會第二批捐贈1000萬元資金,專項用于武漢火神山醫院后續建設;
1月26日,伊利決定持續投入1億元,用于新型冠狀病毒的防控,同時,將批捐贈牛奶送往武漢市新洲區人民醫院;
2月3日,伊利調動供應鏈資源緊急采購100萬個口罩中的批到達青島港。同時,伊利抗擊疫情捐贈行動擴展到,數日內共完成上千場捐贈行動;
……
伊利調動供應鏈資源采購防護物資
2月18日,伊利時間強化升級牧場疫情防控舉措,制定《牧場新型冠狀病毒防控指導手冊》,并籌集抗疫物資馳援上游牧場和奶農,同時開通綠色融資渠道,全力支持牧場渡難關筑根基,已撥付6.7億元;
3月7日,伊利“抗疫”首批物資援助伊拉克,成為家加入紅十字基金會“疫情人道援助基金”的食品企業;
3月26日,伊利宣布再捐1.8億,為所有援鄂醫療隊員提供全年營養支持,向奮戰在抗疫的社會各界人士提供營養保障;
伊利為各大醫院送去營養供給
……
5月7日,伊利通過海外公司(伊利綠色亞洲食品印尼有限公司)向印尼辦公室捐贈10萬個醫用口罩、2000套防護服和2000個護目鏡;
……
無數個振奮人心的時間節點,輝映著人間正道。
抗疫路上,伊利從未停歇,以“伊利速度”詮釋抗疫精神!
與時間賽跑,伊利人伯師傅從天津出發,24小時橫跨4省1358公里,讓新鮮美味的伊利酸奶產品整齊地擺在了武漢各大超市的貨架上;
與時間賽跑,伊利6名勇士步行7小時,橫穿已經“封城”的武漢,為醫護人員送去營養物資;
與時間賽跑,伊利奶粉營養顧問用兩條腿、一輛電動車、自行車,甚至一艘小船,為無數寶寶送去急缺的奶粉;
與時間賽跑,6萬名伊利人默默“逆行”,陸續將150萬箱產品送到抗疫前線……
伊利陸續將150萬箱乳制品送到抗疫前線
百余天來,伊利從上至下,從各個部門到每個工作人員,全都發動起來,展現出極強的快速行動力和團結協作意識,在守護生命、防控疫情中竭盡全力,無私奉獻,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乳業力量!
正如伊利集團董事長潘剛在《致全體伊利人的一封信》中所說,“我們身上肩負的不僅有為消費者提供質產品和服務的使命,更有守護人民日常生活不受疫情影響的責任。我們用穩定、充足的優質產品供應與人民一起抗擊疫情,用共同的信念和堅守鑄起‘穩定大后方,全力支持抗擊疫情線’的堅實保障,為武漢加油,為加油!”
這是伊利的承諾,更是乳業的責任!
與生命同行
有一座城,叫眾志成城。
有一顆心,叫萬眾一心。
有一種上,叫生命。
疫情中,每個人,都在平凡的堅守中成為了英雄的模樣。
不忘初心、挺身請戰,守好疫情防控線,只因生命——
伊利向西藏海拔7490米高的兵站送奶
元月二十八,伊利供應保障部接到集團要求:以快速度,盡限度、能力采購防疫物資,確保公司員工有口罩帶、有消殺用品使用。
當時,防疫物資極度緊缺,口罩價格飆漲,“一罩難求”。危急時刻,供應保障部調動一切力量,啟動供應鏈,聯絡韓國、泰國、印尼等3000多家供應商籌備防疫物資,爭分奪秒,盡全力尋源!
采購員賈瑞英說,睡覺都想著采購的事情,夜里常常夢到沒有采購到物資而驚醒。那段時間里,他們打數百次電話,常常是一邊聯系購貨、溝通物資標準價格,一邊追蹤到貨、確定物流線路。韓瑩亮打電話打到手機發燙;賈瑞英把孩子反鎖在臥室,自己在客廳工作;劉方旭因長時間接打電話,耳朵一度耳鳴不已。從早晨5點起床,每天持續工作20小時,為的就是能夠把口罩早一點、再早一點買回來。
功夫不負有心人?谡帧⒎雷o服、測溫槍、酒精等各類消殺、防護物資從四面八方向伊利260家工廠、銷售區域、分公司集結、匯聚。在滿足公司內部的情況下,伊利先后分5批次把防疫物資捐贈到內蒙古紅十字會。
玉汝于成,行則將至。協助內蒙古紅十字會采購口罩53.38萬只,酒精、液6725桶,手套56.3萬只,防護服、護目鏡等2.93萬套;為海外國家采購口罩38.04萬只……一組組數據,成為伊利守護生命、溫暖大愛的見證。
肆虐的疫情讓武漢、湖北成為人民牽掛的焦點。伊利健康飲品事業部華中大區武漢區域在得知武漢雷神山醫院面向社會接受捐贈物資的消息后,于2月12日連夜召集駐地人員、經銷商召開會議。他們克服人手車輛短缺、交通管制、貨源緊張等困難,切實保障捐贈產品和物資能夠在時間送達目的地。武漢城市經理劉志超、駐地業務員黃佳富和經銷商負責人不顧個人安危,趕到倉庫,完成共計近4000箱暢意及伊刻活泉的裝卸工作。
從2月1日開始前往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捐贈,到2月26日完成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一場捐贈,在疫情發展為嚴重的近一個月時間里,劉志超和黃佳富幾乎每天都穿梭在收治患者的抗疫前沿。他們跑遍了中南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等重癥定點醫院,也有眾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累計超過60家醫院和防疫機構,每天行程近200公里。
在結束每一天的忙碌之后,他們為了保護家人,只能選擇暫時在外租房或在酒店里住宿,進行自我隔離;餓了就只能在車上、倉庫吃幾口方便食品。
面對醫院高感染的風險,他們無怨無悔,用自己的力量奮戰在抗擊疫情的。為了緩解醫護人員長時間佩戴口罩導致耳朵疼,伊利為26家醫院及援鄂醫療隊送去了3萬多個牛奶箱提手,幫他們多撐一會兒耳朵。他們用無畏的勇氣和極強的責任感,踐行伊利人的擔當精神,身體力行履行了伊利人應盡的社會責任。
伊利籌集3萬多個牛奶提手幫醫護“撐一會耳朵”
劉志超說:“病毒無形無影,老實說,大家心里多少都有些害怕,沒有誰是生而無畏的,但是看到醫院里那么多臨危受命、馳援武漢的外地醫護人員,看到那么多一絲不茍、堅守崗位的年輕子弟兵,看到堅守各條防疫戰線千千萬萬的抗疫逆行者,心里就踏實了很多。我們作為伊利人,能為他們提供一些援助,盡一份微薄的力量,真的覺得非常驕傲,非常自豪。”
非常之事,自有非常之舉。非常之時,更在堅定前行。
受疫情影響,奶粉西北大區營銷代表趙斌被困在距離工作地千里之外的烏蘭察布市大灘鄉下營盤村。聽到公司復工的消息后,趙斌在家里坐不住了。
周邊汽車客運站停運,交通切斷。當趙斌提出想要步行到周邊火車站時,遭到家人一致反對。他說:“疫情期間,國家提出保障‘肉蛋奶’政策,很多寶寶面臨斷糧,多待一分鐘我都如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