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匯在非肉制品領域持續發力。6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雙匯在其天貓旗艦店推出了一款八寶腸速食粥產品。這是雙匯在非肉制品領域的又一布局。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雙匯主要產品的肉制品銷量并未增長,其中鮮肉銷量甚至是減少。雙匯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不過,消費者對雙匯的認知仍主要是肉制品,同時,雙匯拓展的領域門檻較低,容易被模仿。
雙匯在非肉制品領域持續發力。6月14日,北京商報記者發現,雙匯在其天貓旗艦店推出了一款八寶腸速食粥產品。這是雙匯在非肉制品領域的又一布局。業內人士認為,2019年雙匯主要產品的肉制品銷量并未增長,其中鮮肉銷量甚至是減少。雙匯正在積極尋找新的增長點,不過,消費者對雙匯的認知仍主要是肉制品,同時,雙匯拓展的領域門檻較低,容易被模仿。
入局速食粥
雙匯入局速食領域,仍是以其擅長制作的香腸為載體。據了解,雙匯八寶腸速食粥的原料包括缸豆、紅棗、薏仁、枸杞子、橘皮、百合、黃桃、甜玉米、荸薺。通過煮制,把原料做成了香腸的形狀,可直接食用,也可用開水沖泡。新品有方便杯裝和實惠袋裝兩種形式。新品已在天貓旗艦店開售,但目前月成交為0筆。
業內人士認為,雙匯生產線多以生產香腸為主,通過腸的形狀生產速食產品,有利于雙匯利用現有生產線,大幅減少一次性投入。
雙匯八寶腸速食粥的生產企業為雙匯旗下華懋雙匯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該公司是雙匯旗下較大的生產肉制品的企業,2019年,收入28.44億元,凈利潤2.93億元。
對于雙匯拓展速食領域,營銷戰略管理專家沈博元認為,雙匯對產品深度挖掘,從原本單純肉類屠宰加工發展到現在的方便食品,目的是為了配合雙匯在整個零售渠道的發展。
目前,雙匯在各地擁有100多萬個銷售網點,主要分布在超市、社區。
據了解,雙匯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河南省漯河市一家瀕臨倒閉的肉聯廠,1984年7月,萬隆當選廠長,將虧損580萬的小肉聯廠做成了營收規模超過600億元的“航母”。雙匯在18個省(市)建有30多個肉類加工基地和配套產業,形成了養殖、飼料、屠宰、肉制品加工、新材料包裝、冷鏈物流、連鎖商業等產業鏈,年產銷肉類產品300多萬噸。
雙匯新玩法
在戰略定位專家、九德定位咨詢公司創始人徐雄俊看來,雙匯鞏固肉制品領域地位的同時,不斷在非肉制品領域拓局,是基于雙匯制定了“穩高溫、上低溫、中式產品工業化”的產品戰略。
據了解,在高溫肉制品領域,雙匯制定了加強開發高溫食材化、“肉蛋奶菜糧”相結合的產品,向“進家庭,上餐桌”產品結構轉型。同時加強產品的培育,豐富休閑產品、速凍產品,迎合新消費需求。在中式熟食產品的開發上,借助深加工優勢和原料資源優勢,培育拳頭產品,豐富產品品項。
在此戰略之下,除八寶場速食粥外,2020年初,為了尋找新的增長點,雙匯宣布進軍餐飲業,設立全資雙匯餐飲投資管理有限公司。不僅如此,雙匯還入局了火熱的植物蛋白領域。4月,雙匯在線上推出一款植物素肉產品“吃豆人”,并且收購了多家擁有植物蛋白生產能力的企業。
在品牌端,2020年初,雙匯與抖音合作,針對學生和年輕白領,推出雙匯網紅產品――火炫風刻花香腸,雙匯開啟了品牌年輕化的步伐。
在上游的屠宰業務端,生豬分割更加精細化,各分割部分成為下游企業生產的原料,進一步降低肉制品成本。數據顯示,屠宰分部向肉制品分部銷售量增加,內部交易比例從2017年的14%,增加到2019年前9個月的16.6%。
難成護城河
在沈博元看來,雙匯在新領域拓展,需要提升自身的差異化水平,維護好自身的護城河。在肉制品領域,雙匯優勢在于規模,進而形成了產業鏈優勢。
據了解,2018年下半年豬瘟疫蔓延,由于疫情防控需要,生豬跨省調運收緊,形成了生豬產區價格相對低,銷售區的豬價高格局。雙匯擁有屠宰場布局和鮮肉銷售渠道,處理產銷失衡能力的價值提升。
資料顯示,雙匯的主要生產經營區域包括河南、上海、山東、河北、廣東、黑龍江、浙江、云南、陜西等地,這些區域為我國屠宰及肉類加工行業的重要地域,生豬資源豐富,同時肉類消費潛力大。
2019年,雙匯的規模優勢得以體現,屠宰業收入達391億元,同比增長59.33%,收入占比達64.83%,同比增長了35.22%。
不過,雙匯的隱患也在此。雖然雙匯屠宰收入增加,但受豬周期及疫情影響,雙匯屠宰業務量并未增長。2019年年報顯示,雙匯屠宰生豬1320萬頭,同比下降19.04%,鮮凍肉及肉制品外銷量309萬噸,同比2018年下降1.47%。2020年一季度雙匯屠宰生豬166.5萬頭,同比下降64.78%。生鮮品銷售量為148.49萬噸,同比下滑3.06%。肉制品的銷量也僅增長0.05%。
業內人士認為,豬肉價格一旦回落,在銷量難以提升的情況下,雙匯的業績增長將承受很大壓力。
“此外,從雙匯新推出的產品而言,這些產品的門檻都很低,容易被模仿,市面上同類型的產品很多,競爭非常激烈。”沈博元表示。
徐雄俊則認為,雙匯的肉制品品牌深入人心,消費者難以將其與方便速食聯系,這恐將制約其方便速食的推廣;另一方面,消費者對方便即食八寶粥的認知主要集中在娃哈哈和銀鷺這兩個品牌,雙匯難以與之抗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