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22中國奶業展覽會上,伊利集團面向全行業、全社會發布了《高產牧場管理技術選編》,這是繼去年《牧場實戰管理手冊》發布后的又一行業力作,為奶業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助推中國乳業邁向新高度。
9月5日,在第十三屆中國奶業大會暨2022中國奶業展覽會上,伊利集團面向全行業、全社會發布了《高產牧場管理技術選編》,這是繼去年《牧場實戰管理手冊》發布后的又一行業力作,為奶業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動能,助推中國乳業邁向新高度。
隨著我國奶牛養殖業快速發展,牧場在標準化、集約化、信息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長足進步。近年來,伊利集團奶?茖W研究院用專業與努力、嚴謹與熱忱,持續探索高產牧場發展規律與前進方向,創新和開拓奶牛養殖技術新思路、新舉措,高產牧場管理方法、研究成果和實踐案例不斷涌現。
經過多年的探索與沉淀,伊利奶科院專家將各類高產牧場的成功管理案例與先進技術成果進行驗證,創新提煉出包含牧場運營、營養、獸醫、繁育、質量5大領域108個實戰案例,并將其打磨編撰形成《高產牧場管理技術選編》。通過這些可復制的成功案例和可推廣的實用方法,幫助全國牧場提高單產、提升經營效益和降低養殖成本。同時,該書與伊利2021年發布的《牧場實戰管理手冊》形成組合,從理論到實踐全面的為行業賦能,為加快我國奶業發展提供確切可行的幫助。
例如奶科院專家創新建立的“牛群梳理預警模型”,通過對牧場牛群狀況持續梳理分析,實施配方調整、平衡產犢等精益管理,不僅有效降低了飼喂成本、同時明顯提高了單產、提升了牧場經營效益。在改善奶廳運行效率方面,通過擠奶廳數據分析和改善擠奶廳軟硬件設施、優化操作環節等措施提高奶廳效率,提升奶廳管理水平和奶牛健康。在如何提升奶牛單產方面,通過牛群管理、原輔料質量、TMR制作、干物質采食量、牛群健康度等多個維度分析,實施精準和系統化的改善從而提升3kg以上單產。這些案例在《高產牧場管理技術選編》中都有詳細的過程提煉和解決方案。該書可以被稱為是一本為提升專業技術、完善科學管理和助力人才賦能的行業技術寶典。
針對奶牛養殖業缺技術、缺管理、缺標準、缺人才等行業發展難點、痛點,伊利集團及時洞察行業發展需求,通過伊利奶科院構建了“產學研”綜合賦能平臺,開展了奶牛養殖全領域技術研究與服務體系建設。每年通過1000余人的服務團隊為合作牧場免費開展10余萬次現場技術服務幫扶,幫助牧場建立標準化作業流程和科學化飼養管理模式,實現了牧場養殖水平、技術能力、盈利能力、核心競爭力的全面提升。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除了給牧場提供技術幫扶外,伊利集團通過全球資源調動、提煉行業新全的先進管理理念,陸續給養殖戶開辦“牧場繁育專班”、“牧場保健專班”、“牧場營養專班”、“牛二代”訓練營、“牧業精英班”、“伊課堂”等管理專項培訓項目,為行業培養眾多懂技術、會管理的專業人才,幫助我國牧場儲備人才、鍛煉人才、提升人才。
與此同時,伊利集團還通過不斷強化技術服務新模式,將創新科研成果轉化應用到牧場實際生產中。創新開展對內外部客戶實施全面賦能的能力體系、以增效為主體的服務體系、以構建共贏的績效體系的三大體系,落地實施降本增效、精準飼喂、精益運營三大服務項目,實施“一公斤奶項目、十噸奶工程”、“伊利阿米巴精益牧場”、“卓越高產牧場”服務模式……伊利集團不斷將科研成果高效轉化為產業動能,幫扶全國牧場快速提升和可持續發展。
伊利奶?茖W研究院專家團隊今年再次聚焦奶牛養殖各領域,匯集實戰經驗和成果案例發布《高產牧場管理技術選編》,是順應時代發展新要求、適應牧場發展新趨勢的新舉措。新書為牧場運營管理提供全面指導,幫助牧場實現高標準建設、高水平管理和高效能運營,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實用性和可復制性,對我國奶業的生產實踐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和示范意義,也將為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提升中國乳業國際競爭力再添新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