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粽葉。很多葉子可包粽子,比如竹葉,箬葉,蘆葦葉,芭蕉葉,以及荷葉。買回來煮一煮或者用水浸泡幾個小時就可以用了。
2、糯米。長粒與圓粒糯米都可以,圓粒糯米的粘性大于長粒糯米。若包純糯米的粽子,還是少量添加一些粳米,避免煮好的粽子太Q,當然也根據個人口味來。糯米要提前一天浸泡,但因為端午時節溫度都比較高,所以浸泡時最好放冷藏,避免滋生細菌變質。若做八寶粽,放豆類的材料,更要延長浸泡和煮的時間。
3、餡料。若是做肉粽子,肉要提前加調料腌制,可以提前一夜。腌制時的調料最后正好可以拌泡好的糯米。餡料的選擇上并無定論,可以隨自己的口味海闊天空。
芭蕉葉可以包粽子嗎?芭蕉葉怎么包粽子?
4、包法。南方可以買得到馬蓮葉,用來捆粽子更加多了一份傳統樣子。若買不到,則選用稍粗的棉線,更好用一些。包法正確的粽子,只攔腰捆一根繩即可。但粽子不易包裹太緊,煮的時候米會膨脹。得留出空間。根據粽葉的大小,可以選擇一片或者兩片粽葉一起用。其實粽子通常吃的就是粽葉味道,所以多一層粽葉更經煮,煮出來味道更香濃。
5、煮法。煮粽子沒有什么可說,水開后下粽子,往死里煮就行。不怕煮過,就怕煮不熟。普通的鍋子,大火煮一會,轉中火至少1.5小時。若是八寶粽,至少要2小時以上,3小時也是可以的。而且,整個煮的過程,水要完全沒過粽子。若中途水少了,要添足熱水。煮好的粽子,關火后,不要急于撈出。繼續在熱水里燜1-2小時,這樣粽子的口味更加軟糯。
6、保存。煮好的粽子晾涼后,若是1-2天內吃完,則保存在冰箱冷藏室即可。若一時吃不完,則直接冷凍。下次吃時提前化凍,或者直接上蒸鍋加熱即可。還要記住的是糯米不易消化,所以粽子不能多吃,尤其是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