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第三屆“國際茶日”,作為太平猴魁產區的黃山區,一場深度體驗太平猴魁制作技藝的活動正在走進學生的視野,他們在趣味活動中化身“小茶人”,學習國家非遺——太平猴魁手工制作。
5月21日是第三屆“國際茶日”,作為太平猴魁產區的黃山區,一場深度體驗太平猴魁制作技藝的活動正在走進學生的視野,他們在趣味活動中化身“小茶人”,學習國家非遺——太平猴魁手工制作。
上午9時40分,十多位學生在黃山市猴坑茶業有限公司的一樓體驗區開始了自己與太平猴魁制作技藝的接觸。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猴魁制作技藝傳承人方繼凡當起了孩子們的老師,親身示范,教孩子們這道“功夫茶”如何揀尖、殺青、理條、整形、烘烤等。在方繼凡的指導下,孩子們分組體驗了太平猴魁制作技藝的不同步驟,在一葉一芽中感受茶文化的魅力。同時,孩子們也跟著茶藝老師學起了如何沖泡太平猴魁,并在講解中了解太平猴魁的歷史、特點等。
學生 方士驊:我今天學習了怎樣泡茶,還知道了猴魁長什么樣子,喝完后我發現還有一絲甜味,很好喝。
學生 柯晗:今天我體驗了泡茶和做茶,我感受到一片小小茶葉做成太平猴魁是一件多么不容易的事情,我們身在茶鄉,我感受到了茶葉(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我要努力地學做茶,把這份手工(技藝)傳承下去。
據了解,黃山區茶園面積7.5萬畝,茶葉總產量1484.8噸,其中太平猴魁產量743.2噸,產值37041萬元,太平猴魁品牌價值達到了37.83億元。為進一步擴大太平猴魁影響力,黃山區連續十六年舉辦太平猴魁茶文化旅游節。同時,為將太平猴魁制作技藝很好地傳承下去,黃山區也是連續8屆舉辦“徽州百工”黃山市太平猴魁手工制作技藝大賽,培養了一批太平猴魁制茶技藝傳承人,進一步提升太平猴魁質量水平,保護太平猴魁茶文化,推動太平猴魁茶產業發展。
非物質文化遺產太平猴魁制作技藝傳承人 方繼凡:讓小孩認識太平猴魁,了解太平猴魁怎么制作,同學們通過今天的學習,一是知道太平猴魁的標準是什么,兩葉抱一芽,5-7公分。二是知道太平猴魁的沖泡方法,希望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年輕人愿意把太平猴魁制作技藝傳承下去。
據悉, "國際茶日"于2019年11月27日第74屆宣布設立,時間為每年5月21日,以贊美茶葉對經濟、社會和文化的價值,是以中國為主的產茶國家首次成功推動設立的農業領域國際性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