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由中央網信辦指導,陜西網信辦、中國日報主辦推出的“2021 中國有約”主題采訪團,走進紅星美羚牧場調研采訪。
來自于人民網、新華網、央視網、中國經濟網、中國青年網國際傳播中心等中央重點新聞網站記者,葡萄牙盧薩通訊社、蘇丹通訊社2家外媒駐京記者,以及外籍網絡名人組成的國際采訪團,圍繞“脫貧攻堅 鄉村振興”和“改革開放 美好生活”,實地采訪紅星美羚奶山羊生態養殖模式、良種繁育模式,以及產業扶貧模式。
富平縣委常委、宣傳部部長范月麗,宣傳部副部長、網信辦主任梁正等領導陪同調研。
當天11時許,國際采訪團的媒體朋友們,走進紅星美羚生態循環經濟產業園&奶山羊良種繁育基地。
看到園區休閑、吃草、小憩、嬉戲的奶山羊們時,媒體團小伙伴們興奮地邊互動,邊舉起相機。
技術人員忙著接受各路媒體的提問:“它們每天能產多少奶?”“奶山羊的懷孕周期是多久呢?”“小羊羔生下多久可以產奶?”“它們每天都吃的是什么?”“為什么不洗澡毛也可以這么白?”……
國際采訪團的小伙伴們,對園區近千只從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引進的良種奶山羊,尤其感興趣。他們詳細地了解紅星美羚的良種繁育模式,在得知通過良種改良,種群優化提升后,奶山羊的產奶量和免疫力都能得到很好提升時,記者們豎起了大拇指,“這是從源頭促進了產業發展,助力農民增收、經濟發展。”
在機械化擠奶站,一排排美羚羊們正在擠奶。
“在這里,不僅次見到了這么多羊,還次看到羊擠奶”,采訪團的記者朋友們表示。采訪中,中國網的一名外籍記者,詳細地詢問了園區每天的產奶量、月度產奶量,以及奶山羊的存欄數,并一一作了記錄。
奶山羊產業是富平支柱產業。為積極貫徹落實黨中央和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決策,紅星美羚創新“托管分紅、帶動就業、送羊入戶、優價收奶”四大扶貧模式,帶動貧困戶脫貧致富。對富平城關街道辦、趙老峪北村共251戶貧困戶進行幫扶,落實扶持資金、發放托管分紅金累積100余萬元。同時為有養殖意向的貧困戶送羊到戶,無償提供奶山羊。
紅星美羚建立產業扶貧長效機制,發揮紅星美羚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自2018年開始,從新西蘭、澳大利亞挑選引進近千只高產、優質奶山羊良種,聯合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技術團隊,建立奶山羊良種繁育體系,提升富平當地奶山羊產能及抗病能力。本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理念,無償為貧困戶奶山羊進行良種繁育和基因改良,經過試繁育,單體產能可提升約40%。
紅星美羚制定奶價保護機制,防范產業風險保障養殖戶利益:2008年、2019年、2020年奶價下跌,三度啟動奶價保護機制,鮮奶收購價高于市場均價約1.5元/公斤,保障了養殖戶利益。企業有擔當,養殖戶講誠信,形成良好的社會氛圍。
2021年2月25日,紅星美羚董事長王寶印榮獲“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并在人民大會堂接受表彰。
從草到羊,在實地采訪見證了美羚羊奶粉的奶源基地后,采訪團的小伙伴們表示,這樣模式下生產出來的奶粉會很有保障,“有安全感”。紅星美羚建立奶山羊科學養殖及良種繁育模式,并向富平養殖戶進行推廣,助力農民增收鄉村振興,這也很好地體現了龍頭企業的社會責任,得到了國際媒體采訪團記者們的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