菱花集團董事長江保安的背后,曾有過許多光環:批全國鄉鎮企業家,七屆、八屆山東省人大代表,九至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濟寧市政府經濟顧問。伴隨改革開放從黃土地一路走來,40年后的今天,他又帶領菱花人回饋希望的田野,榮膺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等30多項榮譽。奉獻拼搏、艱苦創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讓74歲的江保安始終先人一步,成為行業不倒翁、業內常青樹。
菱花集團董事長江保安的背后,曾有過許多光環:批全國鄉鎮企業家,七屆、八屆山東省人大代表,九至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濟寧市政府經濟顧問。伴隨改革開放從黃土地一路走來,40年后的今天,他又帶領菱花人回饋希望的田野,榮膺首批農業產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全國循環經濟工作先進單位等30多項榮譽。奉獻拼搏、艱苦創業,與時俱進、開拓創新,讓74歲的江保安始終先人一步,成為行業不倒翁、業內常青樹。
四次創業“變”字當道
“居安思危、改革創新,搶抓機遇、創造機遇”是成功企業經久不衰的共有特征。40多年來江保安秉持“三農”情懷,發展循環經濟,依靠創新驅動,拉長延伸產業鏈,四個十年、四次轉變、一步一重天。
1979年,當時的濟寧縣柳行鄉決定在一個倒閉的小繅絲廠改建一家鄉鎮企業。在無市場、沒資金、缺人才的狀況下,江保安看準淀粉市場和本地紅薯高產的優勢,貸款8萬元,領著30多個農民,在極其艱苦的環境下開始創業之路。1984年推行廠長承包制,以江保安為首的領導班子進行了承包。1987年轉產玉米淀粉,成為濟寧鄉鎮企業領頭羊。在淀粉做得風生水起之時,江保安毅然決定上馬谷氨酸生產線,1989年在淀粉市場飽和生產廠紛紛倒閉的大背景下,攻克微生物發酵技術,構建起生物科技產業鏈,實現了淀粉粗加工到微生物發酵生產的歷史性轉變。
改革開放的第二個10年,是菱花“鑄造、快速膨脹”大見成效的10年。江保安大膽上馬味精生產線,拉長產業鏈,實現了從中間產品到終端高檔產品的轉變。1993年菱花味精摘得“人民大會堂宴會專用”桂冠;1994年共同發起設立“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倒計時牌”;1994年起兼并重組了8家國有中型企業,盤活存量資產3.2億元,安置3800多名下崗職工再就業,被譽為“菱花現象”“菱花沖擊波”; 1995年經濟技術指標躍居全國味精行業,成為山東省家鄉鎮企業集團。
菱花發展的第三個10年,江保安抓住進入濟寧高新區的戰略機遇,招商引資、聯大聯強,與世界500強企業泰國正大集團、日本味之素、清華大學誠志股份公司等生物發酵行業巨頭聯姻,建設菱花生物科技產業園,拓寬產業鏈,實現了產品從單一向多元化、企業從內向型向外向型的轉變。同時,創新味精清潔生產工藝,突破行業發展瓶頸,引領行業可持續發展。
2009年開始的第四個10年,江保安抓住生產線“退城進園”和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機遇,集成應用40多項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延伸產業鏈,實現了從單一的工業向多個產業融合發展的轉變,由工業拓展到農業、商業、房地產,形成了工農商大循環、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格局。
三業循環“化繭成蝶”
“水里撈財,變廢為寶”是江保安的拿手好戲。13年前,在“循環經濟”還沒有成為高頻詞匯的時候,江保安的“農業種植——生物發酵——生產副產品——農業種植養殖”的循環經濟產業鏈就已經形成:每生產1噸味精的廢水中,可回收副產品2.58噸,又可以反哺農業種植、養殖。僅從中提取的有機肥,就可滿足3畝地種植所需;而3畝地收獲的玉米,又可以加工成1噸味精。每一次循環都是層層增值、綜合利用的過程,也是改良土壤、改善品質、提供健康食品的過程,更是工農業自然循環、產業深度融合、撬動鄉村振興的過程。
菱花集團依托國家立項支持的60萬畝現代農業種加銷一體化示范等項目,開創了工農業自然循環、工農商大循環、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區域循環經濟綠色發展新模式,已形成50多萬畝農業種植、4萬頭(只)特色養殖、年產32萬噸調味品、10萬噸氨基酸、50萬噸有機肥料、30萬噸生物飼料等生產能力,引領鄉村產業振興,被發展研究中心確定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菱花模式。
“科技創新、變廢為寶,高端市場、優質優價”成為工農商循環的兩大支撐,菱花集團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科技支撐計劃等科技攻關項目100多項,授權專利154件,主持或參與制定國家及行業標準31項,獲得科技成果30多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10多項。菱花品牌為人民大會堂宴會專用、中國產品、,率先通過8項國際認證,菱花系列產品通過綠色有機認證、國家地理標志產品認證, 2018年企業品牌價值評價位居食品制造第6位、味精行業第1位。
三十年代表不離“三農”
江保安身為農民代表,始終關注“三農”,先后就食品安全、糧食安全、農業產業化、循環經濟等事關國計民生的熱點問題,提出了150多件有價值的議案和建議,大都被國家采納,十多次在全國人大山東團全體會議上作典型發言。2003年應邀列席第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五次會議,他提出的關于農用機動車管理立法界定的建議,被本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采納,一部車一年節省2000至3000元的費用。2014年3月他提出的關于小城鎮建設與當地化就業的建議被確定為重點處理建議……
江保安是立法和制定政策的推動者,更是惠農帶農興農的踐行者。菱花集團是典型的“農”字號龍頭企業,早在2010年江保安就確立了 “高端規劃、優質優價、讓利于民”的農業開發原則,采用土地流轉、訂單農業、合作經營等模式發展現代農業,訂單、合作中,以低于市場價10%以上供應優質有機肥、種子,免費提供技術指導,以高于市場價5%左右的價格收購農產品,形成了穩定的購銷關系,農民每畝增效400至500元。他積極實施項目扶貧、就業扶貧、金融扶貧,帶動了200多戶建檔立卡貧困戶脫貧;吸納了3000余名新型農民,直接間接增加就業2萬余人,當地農戶人均增收千元以上;近三年年均為農戶擔保貸款7000多萬元,2019年對46戶貧困家庭實施了金融扶貧。同年菱花集團農業“新六產”項目被列為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優選項目,企業被列為省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
“我是‘七零后’,仍然要創業!”創業40年,菱花長成了參天大樹。40年后再出發,江保安躊躇滿志地勾勒出再次創業的“路線圖”:踐行新發展理念,深度融入鄉村振興、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加快復制推廣菱花模式,實施硬投入向軟開發轉變、重資產向輕資產轉變、生產型向經營型轉變、自主發展向聯合發展轉變、產品經營向資本運營轉變“五大轉變”,推進“種、養、加、銷、觀”五位一體協同發展,在濟寧聯合建設100萬畝生態農業園、100億生態工業園、100億健康食品園、300億安全食品商貿物流園,打造綠色有機健康食品生產基地、區域循環經濟示范區、鄉村振興樣板區。同時,在全國建設30個基地,輻射帶動面積逐步擴大到1000萬畝以上,為鄉村振興、健康中國作出更大貢獻。
記者感言:一部改革開放史,也是一部民營企業成長史。40年來,菱花集團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步步為贏,一步一重天,這一切離不開公司的老董事長。江保安帶領的菱花集團秉承著“工匠”精神,踏踏實實、兢兢業業地在自己的專業領域耕耘、創新,用水滴石穿的韌勁和敢為人先的膽識,不斷突破邊界、創造奇跡,留下了濟寧特色的特殊印記。江保安說,實業,通過“創新”,通過“走出去”,未來必將迎來巨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