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慈溪中學、慈溪市滸山中學等13所高中的98名學生領到了每人3000元的“宏志”獎學金,這是自2013年“海通宏志獎學金”項目成立以來,連續(xù)第9次向全市品學兼優(yōu)、家境困難的高中學發(fā)放獎學金。
近日,慈溪中學、慈溪市滸山中學等13所高中的98名學生領到了每人3000元的“宏志”獎學金,這是自2013年“海通宏志獎學金”項目成立以來,連續(xù)第9次向全市品學兼優(yōu)、家境困難的高中發(fā)放獎學金。
2013年,慈溪市慈善總會、海通集團慈善分會聯(lián)合發(fā)起了高中生“宏志”獎學金,并由“海通”冠名資助。從此,“宏志”獎學金逐漸成長為海通助學的一張“名片”,也成為了海通眾多社會公益服務中的一個突出品牌。
說起“宏志”,不得不說到“宏志”的創(chuàng)始人——海通食品集團董事長陳龍海先生。陳龍海先生是上海知青,15歲初中畢業(yè)就插隊落戶到了慈溪,特殊的年代讓他無法繼續(xù)自己的學業(yè)。這一人生的遺憾使得陳龍海先生心系廣大學生,總是想方設法幫助家鄉(xiāng)的貧困學生,他說:“幫助這些學生,不僅可以幫助他們完成學業(yè),成長為對社會有用之人,更能讓他們心懷感恩之心,激勵他們回報社會、幫助他人,將愛心傳遞下去。”
早在2002年,海通就出資100萬元,成立了“海通助學金”,每年資助貧困學生。2002年9月6日,首批“海通助學金”向來自庵東、宗漢等鎮(zhèn)的18名困難大學生進行了捐助,資助本科生每年5000元、大專生每年3000元。
2013年,由于國家政策調整,慈善總會取消了高中生的助學補貼,改用獎學金名義。陳龍海先生知道后積極和市慈善總會取得聯(lián)系,在市慈善總會的幫助下,聯(lián)合發(fā)起了高中生“宏志”獎學金。
從這一年開始,市慈善總會、市教育局每年進行層層遴選,在全市范圍內挑選出100名品學兼優(yōu)、家境相對貧困的學生,每人資助3000元“宏志”獎學金,旨在奉獻愛心,資助和激勵莘莘學子勤奮學習,順利完成學業(yè)。
在首屆“宏志”獎學金頒發(fā)儀式上,陳龍海董事長說到:海通始終秉持“在‘致力于人類健康食品’的同時,培養(yǎng)人才”的理念,要求既出產品,更出人才,同時與客戶、農戶互惠,與社會各界互利持續(xù)發(fā)展,創(chuàng)造更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和價值觀,海通在不斷經受各種內外部經濟環(huán)境考驗的同時,堅持為社會公益事業(yè)做工作。
陳龍海董事長每次出席“宏志”獎學金頒發(fā),總是鼓勵獲得獎學金的同學們樹立遠大理想,自強不息,刻苦學習,成為對國家和人民有用的人,希望同學們學會珍惜學會感恩,接過愛心棒,做愛心的傳遞者,用愛心反哺社會。
經常有受助學生給陳龍海董事長寫信,表達感激之情,并匯報自己的思想、學習、生活等情況。一位受助的同學在來信中表示,自己的求學路上離不開眾多伸出援手的愛心人士,“我會常懷感恩之心,樹立遠大理想,力所能及地幫助身邊的人,回報社會。”有一位受助學生的親人在來信中寫道:“我要謝您的不僅是您幫助了我的家庭,更重要的是讓孩子知道了人要有感恩之心。讓他知道感恩長輩、感恩老師、感恩同學,感恩您的幫助與激勵。”
對于這些來信,陳龍海董事長倍加珍惜,總是抽出時間仔細閱讀,并回信勉勵學生克服困難、增添信心,爭取以優(yōu)異成績完成學業(yè)。
截至目前,市慈善總會和海通慈善分會已經連續(xù)9年發(fā)放“宏志”獎學金,共向900位品學兼優(yōu)、家庭困難的高中學發(fā)放獎學金270萬元。一屆接一屆“宏志”獎學金頒發(fā),既是對一茬又一茬品學兼優(yōu)學子的褒獎和激勵,也是一份份愛心的不斷傳遞和延續(xù)。